初中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道德与法治

【人生自强少年始】

有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谈不上自强,等长大了才能自强。

  1. (1) 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说自强的表现。

  2. (2) 人生自强少年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强的人?

  3. (3) 请写出两条关于自强精神的格言

河南南阳李先生的轿车送4S店拆检后被告知“天价”维修费(23万元的轿车,维修费报价竟然高达26万元)。他决定放弃后,又被告知:需支付拆修费、停车管理费、拖车费,共计5.6万元。你认为李先生可以( )

①直接找4S店主管进行协商解决 

②找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自认倒霉,交钱息事 

④保留证据,必要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特点新要求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对于党和因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 (2) 面对主要矛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怎样做才能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某校开展“挑战自我”活动,下面是三个同学参加挑战后的心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小雨挑战成功的事例给你什么启示?

  2. (2) 请你客观评价小强的做法与想法?

  3. (3) 小文与室友依靠什么精神获得“书香寝室”的称号?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七年级下学期,班级中出现了“快乐足球”、“墨缘书法”等兴趣小组,你和小磊打算召集部分同学组建“微爱”小组,为班里的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此,请完成以下任务:

[团队招新]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需要设计一份招新海报。

  1. (1) 请拟定“微爱”小组的愿景。
  2. (2) 请说明新成员应具备哪些条件。
  3. (3) 请基于下列任一情况,策划“微爱”活动具体内容。

    情况A:一位同学因骨折请假在家

    情况B:班级图书角需要维护

  4. (4) 本周轮到小磊同学维护图书角,但他课余还需参加校合唱团训练,小磊一筹莫展。请你为小磊支招,并说明理由。
  5. (5) “微爱”小组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创造了许多美好情感。经验分享时,请你举一例对此进行例证。(友情提示:所举事例不得与本题相关内容重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强是某七年级(3)班的学生,他经常出入网吧。沉溺于网络的他无心学习,对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劝告全当耳边风。平时不屑于同学交往,觉得他们太幼雅,没有共同的语言,热衷于在网上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天,一同上网的网友向他发出邀请,一起弄点钱去玩通宵。小强二话没说,竟一口答应。几天后,东窗事发,小强和他的朋友因抢劫被抓进派出所。

  1. (1) 你是否赞同小强的交友方式?为什么?

  2. (2) 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交到真正的朋友?

下列是小华同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行为表现及自我反思,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面对疫情的突然爆发与持续蔓延,他感到担心、紧张、焦虑。———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应该坦然面对 B . 从外地回来,立刻到社区报告,还主动居家隔离14天;外出时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这是具有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科学素养的表现,应该点赞 C . 看到有网友转发“双黄连可预防和治愈新冠肺炎”的信息,他立马转发到朋友圈。———这是讲诚信、勇担当之举,值得学习 D . 看到武汉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他将300元压岁钱捐出并折纸鹤为疫区人民祈祷。———这是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的行为,应该倡导
截止到2018年,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8年,在此过程中,中国军队积极履行大国责任义务,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7万余人次,组建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13名官兵牺牲在维和一线。这说明中国(    )
A . 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B . 积极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C . 实力强大,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主导作用 D . 是促进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
观察漫画(某些APP在“偷听”》,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某些APP在“偷听”有可能侵犯我们什么权利?怎样才能规范APP的使用?

(注:2019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发布。APP指安装在智能手机或计算机上的软件。)

2020年6月1日,***总理在山东烟台考察时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我们会给你们支持的。这表明(    )

①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②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众所周知,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一项关于新时期师生关系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一题中,有78.6%的学生选择“和谐”,14.3%选择“亲密”,仅有7.14%表示“有距离”,认为“师生间很疏远”的学生为零。受访学生中有55.8%表示与老师打交道偶尔会产生恐惧,过半学生认为,当中最大的原因是“老师很有威严,不敢靠近”。

  1. (1) 你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2. (2)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作为学生,你应该如何努力呢?
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网络社会是法治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义哥



秦火火等人通过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组织策划并制造传播谣言、蓄意炒作,非法牟取暴利,严重扰乱网络秩序。2014年4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判处其诽谤罪2年,寻衅滋事罪1年半,决定合并执行3年。以下是“秦火火”等人制造、编造过的两则网络谣言。

●雷锋生活奢侈,道德楷模形象由国家制造

●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

举报 | 1楼 2014-4-18 18:10 回复

月亮船

太可恶了。竟然恶意诋毁雷锋叔叔等公众人物,还胡说是国家制造的!他们制造并传播的谣言竟多达3000余条,危害实在太大了!

举报 | 2楼 2014-4-18 18:13 回复

  1. (1) 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判断秦火火等人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2. (2) 从法律角度指出秦火火等人的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在哪里?
  3. (3) 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谈谈网民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下列对于情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

③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景的改变而变化

④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情感相对稳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公交车上我们的一次让座,他人危难时我们的一次相助……美好和谐的社会需要不断传递“关爱”。这是因为关爱(   )

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③要尽己所能

④是志愿者的职责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④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血缘关系        敌对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我们是朋友,就应该彼此之间毫无保留,这是忠诚和信任的表现!面对这一说法,你的观点是(  )

朋友之间彼此分享各自的一切,是忠诚和信任的表现

朋友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距离和空间

朋友之间要坦诚,就是要求与对方没有任何的距离

朋友之间要做到心灵上互相沟通,但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下列同学的话语中,体现了对父母理解的有  

A.放学后我们应该尽快回家,否则父母会担心的

B.只要是妈妈说的,我都听从,都照办

C.抚养我,是父母的义务。只要我想要的,他们都应该满足

D.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无关紧要

小花和小刚两家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很少参加班里的集体活动。连集体春游,他俩都远离大家单独在一起。家长和老师都警告他们不要再交往。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家长和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男女生不能交往

B.他俩交往过于密切,有陷入早恋的危险

C.他俩是男女生正常交往的榜样,值得大家学习

D.他俩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易导致闭锁心理

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
A.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的人权主体和内容很广
C.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下列属于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
A. 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 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
C. 犯罪和刑罚问题
D. 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