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出台是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带“典”字的法律,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实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民事法律规范的融合,为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注人强大的道德力量,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典范之作。
材料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育新机”到“育先机”,强化了要下先手棋、抢抓机遇。
大变局催生新的机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化,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近几十年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运用《与世界共发展》相关知识回答
①爱护公共财产 ②保护野生动植物 ③遵守公共秩序 ④参加献血活动
达到小康水平 | 小康生活更加富裕 | ① | ② |
2000年 | 2010年 | 2020年 | 2050年 |
①我们的成长需要友谊 ②要善待我们身边的友谊
③朋友是世界上唯一可信赖的东西 ④同学之间互相交往需要友谊
①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严格自律
②获得好的成绩, 就是为了炫耀
③无论老师在不在,自习课上我们都应遵守课堂纪律
④我们应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①扬长避短 ②没有缺点 ③和朋友在一起 ④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请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我国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原因。
材料一: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被曝光,校园暴力频发。有专家指出,校园欺凌事件中没有获胜者。中央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特别是对犯罪性质和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材料二:某校学生对当地校园暴力状况做了调查与分析,情况如下:
项目 | 内容 | 占比例 |
校园欺凌和暴力产生的原因 |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或家庭暴力影响 | 68% |
社会媒体对暴力文化、江湖文化的渲染 | 66% | |
学校教育缺失,德育管理松懈 | 45% | |
学生对暴力的认同,叛逆心理、缺乏自制力 | 82% | |
面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的方式 | 默默忍受,不敢声张 | 38% |
以牙还牙,报复打击 | 67% | |
找家长与老师 | 24% |
①弘扬烈士精神,缅怀烈士功绩,凝聚民族力量
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物质力量
④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
②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所产生的感受和行为也不同
③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④生活中的挫折容易让人丧生
①有利于激发正义,弘扬正气 ②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需要
③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④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