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关于月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分裂说: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

同源说:月球和地球在同一个浮动星云内同时形成.

碰撞说:在太阳系形成的过程中,地球与一个较大天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激射到太空中的地球物质和该碰撞天体的残骸不断相互吸引,最终形成了月球.

(1)有科学家用下图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一种形成过程:

你认为这种图示描述的是月球形成的哪种假说? .

(2)月球形成初期,小天体频繁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随处可见的 .

小华在海边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中合理的是 (  )
A . 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 . 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 . 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D . 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小天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实验的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 (1) 在图甲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2. (2) 图乙是小天三次观察温度计示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填“1”“2”或“3”);
  3. (3) 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小天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但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
  4. (4) 实验过程中,小天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得出结论:水的沸点为,由数据可知,烧杯内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如图,是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的位置放置简图,其中 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小明将物体分别放在图中a、b、c、d、e点进行五次实验,从而得到了有关规律,现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 (1) 在五次实验中物体放在 点时光屏上得的像最大;

  2. (2) 当像和物体在同侧时,物体放在图中的  点;

  3. (3) 物体从b点沿主轴移到d点,物体的像将变 (填“大”或“小“);

  4. (4) 当物体放在a点时,遮去凸透镜的上面一半,则物体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 (5) 若某次实验在光屏上出现一个缩小的像时,测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光屏上一定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像;    B.光屏上可能不会出现像

    C.光屏上可能会出现一个缩小的像;    D.都有可能

  6. (6) 如果某次实验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不能出现蜡烛火焰的像,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写出一条即可)​ 

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

图片_x0020_100002

信息二:

信息二:

我们通常把物体在支持面上的稳定程度叫稳定.稳定越大,物体就越不容易翻倒,如建筑物、机器、车船、飞机、仪表等都存在稳定问题.提高稳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如图所示展开了几个提高稳度的实例.

a.图示的几个实例中,用增大支面的方法提高稳定的是;用降低重心的方法提高稳定的是;(填序号)

b.你的身边还有不少物件是通过上述的方法来提高稳定的.你能就这两种方法各举一例吗?

用增大支面的方法提高稳定的有

用降低重心的方法提高稳定的有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M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 (1) 实验时如a图,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若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将 (变大/变小/不变).
  2. (2) 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纸板F面绕轴ON向后折,如b图,则在纸板F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 (存在/不存在),这个现象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是:
  3. (3) 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
  4. (4) 探究了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后,把纸板EOF向后倾倒(如图c),而入射光线仍然紧贴纸板照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在纸板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冬天的晚上,小柯躲被窝看手机前,常将手机放在手心里捂一捂,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怕手机冰到身体 B . 使手机升温,防止被窝中的空气遇到手机屏液化 C . 使手机升温,防止被窝中的水蒸气遇到手机屏凝固 D . 使手机升温,防止被窝中的水蒸气遇到手机屏液化
云南北迁亚洲象群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之间通过频率(填“大于”或“小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这是利用声传递为了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线,对其行踪进行监测。

如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见图乙.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1和L2的所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的比值为(   )

A . 4:1 B . 1:4 C . 5:1 D . 1:5
我们常常受到“二手烟”的危害,我们之所以闻到“二手烟”是因为(   )
A . 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 B . 分子间存在间隙 C . 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D .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用物理知识解释下列体育运动,正确的是(   )
A . 足球比赛﹣运动的足球被守门员挡在了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百米赛跑﹣比赛穿“钉子鞋”成绩会更好,说明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减小摩擦 C . 引体向上﹣如果运动员受的重力和单杠对他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说明运动员静止 D . 投掷标枪﹣离开手的标枪能继续向前运动,说明重力能推动物体继续运动

如右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     )

A . 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 . 能达到沸点,能够沸腾 C . 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用砂纸反复摩擦铁丝,或将铁丝放到火焰上烤,均能使其温度升高,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事实表明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对比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的大小有关.

一只小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8V,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4A,现将该小灯泡接在10V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应联一个Ω的定值电阻。

 如图所示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装置中,根据探究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的________相同。这种探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叫做                

2)从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同时也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3)进一步推理可知: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不受摩擦力,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                  运动。

某同学用导线把一个开关和一个灯泡接在一节干电池的两极上,当他断开开关时,小灯泡亮了;当他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就不亮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开关与小灯泡并联,开关闭合后发生短路,该电路是错误的

  B.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短路现象

  C.电路的连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开关发生了断路的现象

  D.开关能够控制小灯泡的亮、灭,这个电路是正确的

16世纪,有一位科学家,第一个利用自制的望远镜观测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位科学家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天体距离我们约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       m/s的速度从这个天体发出,那么要经过约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

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金属 B .人体 C .铅笔芯 D .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