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长度/cm |
直径/cm |
频率/Hz |
声强级/dB |
1 |
20.5 |
1.50 |
2131 |
80 |
2 |
31.00 |
2.00 |
1284 |
100 |
3 |
48.5 |
2.50 |
656 |
60 |
请说明你的理由,答:(选填“能”或“不能”),理由:。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说明光不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自行车的尾灯可以在夜间显示自行车所在的位置,说明尾灯是光源
C.平面镜只能成像,不能控制光的传播路径
D.小雪自制的万花筒是通过单一平面镜成像来形成缤纷图案的
苏华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由此她对老师讲过的“蜜蜂发声是双翅不断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为了弄清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苏华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U形管相当于一个_____,他向图20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__ .
(2)如图20乙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 ____________的关系.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____。
(3)为了研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在换用不同的三种液体后,他仍多次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每次调整并保持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h不变,比较探头所处的深度.则探头所在深度最大的液体是(选字母)__ .(A.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ρ油=0.9×103kg/m3 C.盐水ρ盐=1.1×103kg/m3)此时探头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 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若图20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______Pa.(ρ红墨水≈1.0×103kg/m3,g取10N/kg)
(5)“同种液体深度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这个液体压强特点在生活有很多现象与体现,请举出相关的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
(10·枣庄)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种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 (2)
(3) 。
行驶中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烫这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了物体的内能,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汽油2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______J的热量。(汽油热值4.6×107J/kg)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
立、_____________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二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