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在图中请画出光线射出水面的折射光线以及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F为凸透镜的焦点)。

图片_x0020_100013

听到考试的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

A . 铃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B . 铃声能传递能量 C . 铃声属于噪声 D . 铃声能传递信息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成(选填“倒立”、“正立”)、缩小的实像,若像落在视网膜后,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透镜片做的眼镜.
如图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为N;若增大拉力F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做加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力将(不计滑轮自重及滑轮与绳间摩擦)。

某同学在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31cm,12.29cm,13.52cm,12.30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以下是小明同学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
A .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 . 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 .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 .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小明同学利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 (1) 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 (2) 调整好器材后,小明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直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等大的像,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 (3) 再次移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至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出现的像的特点是(选填序号)。该成像原理应用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 (4)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后变短了,光屏上所成的像将向移动。若保持蜡烛、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移动适当距离,像将成在光屏的中央。(均选填“上”或“下”)
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会看到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过段时间,这些小水珠不见了,这是又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这个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如图1所示,在底面积为102m2的容器中有一重物,现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其拉出水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信息,计算

  1. (1) 物体被拉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2. (2) 物体的密度;(g取10N/kg)
  3. (3) 物体被拉出水面,由于水面降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帕?

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 (1) 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 (2) 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   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 . (已知ρ=1.0xl03kg/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

意大利科学家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随后实验证明了大气压是很大的。通常情况下,高山顶上的大气压山脚下的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O是入射光线,入射角为67.5° B . AO是入射光线,反射角为45° C . CO是入射光线,折射角为22.5° D . CO是入射光线,反射角为45°
下文是摘自某刊物的文章,请仔细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象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 (1) 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写出错误的句子.
  2. (2) 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写在下面:
  3. (3) 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4. (4) 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5. (5) 小明在家里学习的时候,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正面的台灯使得写字台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小明看书.请你帮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让他在写字的时候不再受到强光的干扰.
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相同杯子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 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B .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C . 放入鸡蛋前,甲杯中液体的体积较大 D . 放入鸡蛋前,甲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
如表中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据此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 . 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零下40℃的低温 B . 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C . 金块掉进铁水中不会熔化 D . ﹣260℃的氢是液态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 .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 压强只和压力有关 B . 压强只和受力面积有关 C . 压强和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有关 D . 压强和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无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能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间有间隙 C .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分子间存在斥力
如图所示,骑车出行,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B . 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将一块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且从中间沿虚线切断,并将上半部分取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砖的密度以及砖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B . 砖的密度不变,砖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为原来的 C . 砖的密度以及砖对地面的压强均减小为原来的 D . 砖的密度减小为原来的 ,砖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