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1. (1)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 (2) 如图乙是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与游码的位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kg。

  3. (3) 如图丙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

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晓彬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34

  1. (1)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选填“水平”或“竖直”)放置调整指针到零刻度线;测量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做运动,这样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如果想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应该比较两次实验;下列实例中,是应用这两次实验结论的是(

    A. 图片_x0020_100035 大力刹车,车更容易停

    B. 图片_x0020_100036 鞋底做成凹凸不平

    C. 图片_x0020_100037 行李箱下装轮子

  3. (3) 晓彬比较甲和丙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你认为这个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4. (4) 晓彬还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进行以下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以不同接触面在同一块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则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选填“有关”或“无关”)。
科技界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车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200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000m/s B . 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 “车厢”1秒钟最高可行驶1200m D . “车厢”1秒钟最高可行驶333m
下图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海波的沸点是48℃ B . 海波在CD段是气态 C . 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D . 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 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 风和水 B . 山和船 C . 风和地面 D . 船和地面
国庆期间,放映电影《长津湖》时,发现银幕常用(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光的反射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 .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 .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D .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2:3,它们的密度之比;如果把甲物截去一半,乙截去五分之四,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是,若再将乙截去一般,则剩下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同学家中最近购买的一辆小轿车,以下是关于该车的一些基本参数和某次匀速行驶时测得的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求:

小轿车总质量

1.6t

静止时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

1600cm2

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2.5×105pa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总阻力

总重的0.05倍

  1. (1) 小轿车的重力G;
  2. (2) 小轿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所受到向前的牵引力F;
  3. (3) 小轿车静止于水平路面时,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p。
4月23日水兵节当天下水,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001a型马上要下水了!如图所示是航母舰载机起飞训练的情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停在航母甲板上,航母对飞机的支持力和飞机对航母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

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变小

D.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理由: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淀粉性食物而这些食物又有软硬和大小之分,所以要求有高度分化的牙齿(如图所示).牙齿主要通过改变 对食物产生不同的压强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

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四次分别是17.25cm、17.52cm、17.24cm、17.26cm,则物体的长度是cm。
在物理学中”千瓦时”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
A . 电流 B . 时间 C . 电能 D . 电功率
李强在一块放在水平沙地的木板上行走,已知木板重200N,木板面积是0.5m2 , 每只鞋底面积为200cm2 , 设他在木板上行走时对木板的压强是3×104Pa,求:
(1)李强站立在木板上对木板产生的压强?
(2)人的体重多少牛?
(3)沙地承受的压强?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 ,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 (选填“实像”或“虚像”).

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驾车到沈阳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京,7:0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车次

沈阳北开

南京南到

运行距离

G1226

08:00

17:00

1804km

G1222

08:15

16:09

1804km

G1212

10:37

18:49

1804km

  1. (1) 在交通正常的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能赶乘上哪一车次?
  2. (2) 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国产大型客机C919能够成功腾空而起的秘密在于机翼,如图是飞机机翼的截面图。则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6

A .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B .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大,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C .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大 D . 机翼上方空气流速比下方小,上方气体压强比下方小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山间的“云海”      B . 树枝上额“雾凇”      C . 花草上的“露珠”      D . 房檐下的“冰凌”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ON垂直于镜面.

  1. (1) 实验中把纸板F前后绕法线转动,目的是为了,除此之外在本实验中硬纸板还有什么作用:
  2. (2) 实验中,让光线沿FO入射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说明了
  3. (3) 课后,小明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如图是张老师利用手机直播网课的情景。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当手机取景框内只看到电子白板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两边黑板上板书的文字,手机应该(选填远离”或“靠近”)黑板,黑板上文字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