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八年级(初二)物理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智能机器人常被用于校园红外测温及校园消毒(如图甲所示)。机器人配备了3台高清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测温仪,若检测到人体温度异常,机器人会发出警报信号。机器人上还安装了超声波雾化器自动喷枪,将消毒液雾化后再吹散到空气中进行消杀。当剩余电量不足时,机器人会主动寻找充电器充电,电池在充电时相当于用电器,在工作时相当于电源。如图乙是它简化的智能测温报警电路,报警器电阻不计,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丙所示。如表为智能机器人的部分参数:

电池充电电压

20V

电池工作电压

18V

电池容量

4000mAh

行进速度

0.3~0.6m/s

报警电流

≥30mA

底座与地接触面积

30cm2

满载时消毒液质量

10kg

空载净重

20kg

  1. (1) 机器人在消毒时,我们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说明
  2. (2) 机器人满载消毒液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是Pa(g取10N/kg);
  3. (3) 机器人电量不足时,它会以最大速度朝着充电器匀速直线前进,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过程中,机器人受到对平衡力,如果它距离充电器72m,则到达充电器需要 min;
  4. (4) 以下机器人工作的原理中正确的是 ____(单选题);
    A . 高清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虚像的原理 B . 红外测温仪工作时发出红外线射向人体再反射回测温仪内进行测温 C .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机器人正在喷雾消毒时,其动能不变 D . 红外线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员,相对于可见光,它的频率较低,但波长更长
  5. (5) 机器人电池充满电时,储存的电能是J;
  6. (6) 当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37.3℃时,要求报警电路系统报警,则闭合开关前,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 Ω;
  7. (7) 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的是人体皮肤表面的温度,而人体皮肤表面温度比腋下温度要略低,所以要将该电路报警温度调低一点,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右”)移动。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取三个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3r、2r和r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三个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 C . 三个小球下落的速度之比是1:2:3 D . 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下落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下列四种场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铁轨铺在枕木上,主要是减小火车对地面的压强 B . 图乙:用力F压着物块静止在竖直墙上,现增大力F,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 C . 图丙:用手指托住乒乓球,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同时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掉 D . 图丁: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玻璃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2021年春晚的舞台设置了154块超高清LED屏幕(发光二极管),如图所示,大屏幕分布于观众席后区上方,形似“穹顶”,每块屏幕可以呈现不同画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154块LED屏幕是串联在一起的 B . LED屏幕上呈现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C . LED具有单向导电性,利用它可以判断电源正负极 D . LED发光时,几乎不发热,属于超导体材料
“钻木取火”,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磨冰取火”,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如图所示,阳光从天窗沿着所示方向照射在墙上的一面镜子上,此时哪个区域内的反射光是最强的(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如图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一样大 B . 甲最大 C . 乙最大 D . 无法判断
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1mm的是(   )
A . 兵乓球的直径 B . 拳头的宽度 C . 2分硬币的厚度 D . 保温瓶的高度
夏天,冰洪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表面会变湿,这是为什么?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 (2) 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关于质量和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kg=10N B . 10kg=10kg×9.8N/kg=98N C . 质量是10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重98N D . 质量为98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重10N

小鹭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步骤如图所示.

  1. (1) 小鹭处理数据时,发现实验步骤有所遗漏.遗漏额步骤为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 , 则最合理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 (2) 实验步骤ab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FaFbFcFd . 若这些示数之间的关系满足(用式子表示)  , 则可证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在下列物体受力的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 B . C . D .
下面是用小瓶、水、天平和砝码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平衡,用调好的天平测出 的质量m0 , 并记录;(ρ﹣﹣表示水的密度)

②在小瓶中倒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1 , 并记录;

③将水倒出, ,用天平测出瓶和牛奶的总质量m2 , 并记录;

④由上面测出的数据,算出牛奶的密度,表达式为ρ= .

《红楼梦》里是这样描述凤姐出场的。刘姥姥、黛玉、宝玉及一些三姑四姐们正在屋里谈得高兴,这时门外走廊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她们都在这儿啦。”宝玉一听这声音便道“凤姐来了。”宝玉一听见声音,便知道是凤姐,靠的是    (     )

A . 声音的响度 B . 声音的音色 C . 声音的音调 D . 音乐的节奏
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 m/s B . 铁块熔化成铁水,质量不变 C . 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D . 孝南区十二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约为20℃
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

  1. (1) 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2. (2) 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
  3. (3) 用手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卡片受到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然后由静止释放卡片,根据____(选填字母)状态,能够说明这两个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A . 松手前卡片静止 B . 松手瞬间卡片旋转 C . 松手后卡片达到静止

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A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 .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由此两图象可以知道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块0~2s时间内在1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B . 物块在2s~4s时间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物块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4m/s D . 物块在4s~6s时间内水平推力做功为16J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