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物理上学期上册试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17

  1. (1) 如图甲,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
  2. (2) 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 (3) 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4. (4) 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
    A . 只出现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B . 只出现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C . 出现蜡烛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相同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_x0000_i1052

A .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 . 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 D . 经过3秒,甲车在乙车前面0.3m处
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是乐音的波形.

下图是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

A . 甲、丙 B . 乙、丙 C . 甲、丁 D . 乙、丁
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某共享汽车2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km/h。
凸透镜是应用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 作用,当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成 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南极洲有着一望无际的冰川,如下对于冰川描述,正确的是(     )
A . 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熔化成水,傍晚气温下降,水又凝固成冰川 B . 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不能吸热,所以不会熔化成水 C . 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冰川吸热,但冰的温度达不到熔点,故不能熔化 D . 不管是白天还是傍晚,冰川的温度始终是0℃
如图所示,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两名旗手徐梦桃和高亭宇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挥舞着五星红旗入场,徐梦桃坐在高亭宇(身高1.80m)肩膀上,成为全场“最高的”旗手,寓意在更“高”的舞台上圆“梦”。则旗杆的高度约为(   )

A . 1m B . 3m C . 5m D . 7m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声也是一种波,而且能够传递能量 B . 在空气中,只要物体振动,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够听到它的声音 C . 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 . 在教室周围植树,是一种让学生免除噪声干扰很有效的方法
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

A .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B . 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 . 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 D . 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为1000W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

A . 小孔成像 B . 穿过森林的太阳 C . 海市蜃楼 D . 手影游戏

祖国山河美景四季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 春天,雾绕群峰 B . 夏天,雨笼山峦 C . 秋天,霜打枝头 D . 冬天,千里冰封
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态,物质由乙图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填物态变化名称).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罐中的.

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蜡烛在晃动,这说明
大雪灾曾导致我国交通运输不能正常运转.在有关技术部门的建议下,工作人员在雪地里撒盐,问题便得到解决。这说明在冰雪中加盐,可以使冰的.
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下列方法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 . 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 .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 C . 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D . 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灯帽
天气逐渐变凉了,有部分人习惯在洗完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请你写出电吹风能使头发很快吹干的两个理由: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镜正对这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小明用一支蜡烛作为发光物体,在摆放时要注意将(选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两外两个元件的中间,同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
  3. (3) 如图乙所示,当烛焰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可以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4. (4) 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的像,需要将(3)中所选蜡烛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5. (5) 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时,无论怎样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都无法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多次实验都是这样,小明认为,就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

用久的灯丝要比新时候细,这是因为灯丝在使用过程中(    )

A . 汽化了 B . 熔化了 C . 蒸发了 D . 升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