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如图所示电路, ,U=6V,若只闭合开关S1、S3 , 则R1、R2的连接方式是联,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2=Ω;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

图片_x0020_1797856393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①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2

②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③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尽,擦干容器壁,测得总质量为660g;则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小华和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和水,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如图,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如图甲,小石块重力为N;
  2. (2) 小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且不与烧杯接触,如图乙,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3. (3) 测量完后,同组的小梅告诉小华,她实验前用这个烧杯装过盐,且还未清洗,小华于是分析这个因素会导致他测得的小石块密度相对于实际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实验结束后,小华利用现有器材并借来了电子秤、溢水杯及酒精进一步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溢水杯装满水,再将小石块缓缓浸入溢水杯中,如图丙:

    ①随着小石块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物体所受的浮力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这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无关;

    ②小华将小石块浸没在酒精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为3.4N,说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还与有关;

    ③在图丙图中,从小石块开始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电子秤的示数(选填“先变大后不变”、“先变小后不变”或“不变”)。该实验装置(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如图所示有关物体运动过程中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图像,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如图所示,某小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1) 为了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支外形相同(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作图能简洁明了地帮助我们理解物理规律,下列作图符合规律且正确的是(  )

A . 表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B . 表示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力F1的力臂为L1 C . 表示在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表示猴子在竖直向上爬竹竿的过程中,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将去盖的雪碧瓶截去底后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后压着球向里注水,然后放手,则乒乓球将 ,再把瓶盖盖紧,则乒乓球将 .

 

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在上升过程如果突然外力消失,它将(   )
A . 静止在最高点 B . 匀速直线下降 C . 匀速直线上升 D . 先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飞船升空时,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飞船进入太空后,航天员携带物品的质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空间站内航天员利用(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与地面交流。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1月24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探月,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梦想,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命名“嫦娥工程”。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最终章,这次嫦娥五号的任务,就是在月球正面未曾探索过的区域收集尘埃和碎片并将其送回地球,以便于分析月球形成演化历史,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成为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成功采集月壤的国家,而距离上一次成功采集月壤,已经过去了40多年。

  1. (1) 如图所示,运载火箭起飞时,一般在喷射器下面有一个大水池,火箭刚点火的时候,离水池距离较近,推进器喷出的高温燃气,让池中的水瞬间,变成高温的水蒸气,当水蒸气向外扩散,周围空气的温度远低于水蒸气的温度,这个时候,水蒸气遇冷成小水滴,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了热气腾腾的景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发射场周围的观众都能看到这壮观的场面,这是由于光照到物体时发生了(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
  2. (2) 宇航员在月球表面时,听不见声音,原因是;本次嫦娥5号在月球上采集的月壤质量是2kg,则带回到地球后,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月壤的质量,月壤的密度(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小刚的爸爸在修理厨房时有敲击声,为了使小刚少受干扰,小刚的爸爸采取了三种方法:第一,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这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把房间、厨房的门窗关严,这是在中减弱噪声;第三,嘱咐小刚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这是在处减弱噪声。

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 (2) 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明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 (3) 读数时小明发现A点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填物态变化名称),该物态变化(填“吸热”或“放热”),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4. (4) 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①刚开始计时时水的温度是℃;

    ②由图象可知,实验室当时水的沸点是℃,当时的大气压(选填“是”或“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

    ③水沸腾时的特点是(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5. (5) 丁图是烧杯中的水沸腾(选填“时”或“前”)的情形。
  6. (6) 小明觉得应将水烧开所用时间缩短些,对此请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小明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所示.他测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和其底面进入水中的深度h对应数据如表:

  1. (1) 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F-h图线,将在此图线上标记为“①”.

  2. (2) 当h=m时,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水中.

  3. (3) 小华再用浓盐水做实验,这样的比较是为了探究对浮力大小的影响.在图乙中画出F′-h大致的图线,并将在此图线上标记为“②”.

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为定值电阻, 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滑片 端移动到 端,记录了多次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并绘制了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电源电压为 B .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路的总功率为 C . 当滑片 位于中点时, 的功率为 D . 滑片移动的过程中, 的功率逐渐变小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 (2) 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
  4. (4) 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近年来,雾霾波及我国更多的省份,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粒径小于或等于2.5(     )
A . 厘米 B . 毫米 C . 微米 D . 纳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消除用电安全隐患,人人有责.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的是李强和杨华两位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实验的实物连接图.其中小灯泡标有“2.5V0.3A”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则:

(1)滑动变阻器上标着“20Ω1A”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当李强同学准备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杨华同学发现了该实验电路连接有错误或不恰当的地方,他及时地阻止了李强的操作,请你指出该电路连接中的错误或不恰当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年一月,我国湖南等地遭受了特大雪灾,部分电网因结冰而瘫痪。导致电网瘫痪的原因除了输电导线结冰压坏支撑导线的铁塔外,还可能是铁塔上的绝缘体结冰导致电路_____。营救人员为困在结冰公路上的旅客送衣物和食品时,采取在鞋上捆绑布带的方式防滑,这是通过增大鞋底与冰面间的______来增大摩擦力的。

如图所示,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遥控器调电视      B.激光准直     C. 渔民叉鱼      D.照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