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法治:

初中 社会法治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岁的刘某使用父母的银行卡,多次向某科技公司账户转账用于打赏直播平台主播,打赏金额高达近160万元。刘某父母得知后,希望公司能退还全部打赏金额,遭到拒绝。刘某诉至法院要求返还上述款项,法院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最终达成庭外和解,刘某申请撤回起诉,某科技公司自愿返还近160万元打赏款项。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法律解释】未成年人打赏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则无效,如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
  1. (1) 材料一中涉及的诉讼属于哪一类诉讼?
  2. (2) 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评析材料二中网络主播的观点。
  3. (3) 为减少类似事件的出现,未成年人和直播平台应该如何与法律同行?
2021年4月21日,宁波又勇担国家东西部协作重任,结对帮扶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1个县。这样做有利于(   )

①打赢脱贫攻坚战                       ②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③促进各民族团结                       ④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民生,是我国从古到今一直以来关心的事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甫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但近代贫困的梦魇严重地困扰着中国人民。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依靠贫农,斗争富农,带动中农”;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1. (1)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古代统治者为实现人民这一愿望的举措一例。
  2. (2) 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提出什么主张?联系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说明其实现情况。
  3. (3) 根据材料三,运用史实阐释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
对于下图中①段所示的中国共产党人数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主要得益于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B . 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 C . 主要得益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D . 推动了工人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告别寒假重返校园的第一天,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成了开学第一课的“主角”。除古诗词外,如果你有机会再学习一项传统文化,你会选择什么?

  2. (2) 有人说得好: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请你谈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的认识。

  3. (3) 我国的优秀古诗词,深深影响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传递着文化建设的正能量。请你依据下列古诗或名言的内涵,写出自己的做法。

    古诗警句

    做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回眸百年中国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立足“转型”,积蓄前行的力量。

材料一: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中国老子的思想最有价值。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等

材料二: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地推陈出新。1920年的中国,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这一总体特征。部分大事记如下:

时间

大事记

1月

中华民国教育部通令全国中小学陆续使用白话文教材。

5月

①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②孙中山发表演讲,强调国民党“今后应再有一番革命,才能做成一个真中华民国。”

8月

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出版;此后,大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经典著作被翻译出版。

8月至次年春

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建立;《劳动界》《劳动者》《劳动音》《工人周刊》等通俗读物纷纷创刊。

11月

在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上海印刷工会相继成立。

  1. (1)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两位哲学家的演讲在中国知识界反响不同的原因。
  2. (2) 为什么说1920年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总体特征?结合材料一、二,联系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美国《政治周刊》曾评论,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所题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下列有关对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使美国经济摆脱了危机并逐渐复苏 B . 彻底根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C . 缓和了经济危机造成的严重社会矛盾 D . 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
评价历史人物是培养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林肯评价准确的是( )           
A . 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B . 林肯领导了美国内战 C . 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 D . 林肯颁布《宅地法》
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50%,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为此,某市工商局在加强合同监管的同时,加大《合同法》宣传力度,通过企业承诺强化自我约束,大大提高了企业合同履约率。材料表明(  )

①诚信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和促进社会的和谐     ②诚信自古代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美德

③科学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     ④法律在解决纠纷、协调关系方面发挥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兔子与乌龟在一起,总因自己不会游泳而自惭形秽,就拜乌龟为师,学起了游泳。但兔子无论怎样努力刻苦,最终还是没有学会游泳。这则寓言主要说明正确认识自我(      )。
A . 不能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 B . 不能盲目听信他人的评价 C . 要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D . 要满怀信心挖掘自身潜能
阅读下边两幅区域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B城市位于A城市的  (     )
    A . 东北方向 B . 东南方向 C . 正南方向 D . 西北方向
  2. (2) 下列关于A城所在省级行政区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绿洲农业发达                      ②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④沙漠广布,地下油气资源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无疑是不同时期引领中国发展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顺时而变的孙中山】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不断在挫折中修正自己”的一生.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从一个“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转变.

【勇于创新的毛泽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审时度势的邓小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变化,提出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调整了国家政策,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1. (1) 分析促进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   
  2. (2) 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其“新”在哪里?   
  3. (3) 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举一实例,说说我国是怎样顺应时代主题的.   
  4. (4)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美民主政治建立发展简要过程:

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明确了议会主权,国家主权的重心从国王转到议会。

美国: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7年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至今仍然有效。

材料二:“在中国,不懂得皇帝的权威,就不会懂得辛亥革命打倒皇帝的伟大意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材料三:“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

  1. (1) 概括材料一英美两国在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各自取得的成果。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条分界线”。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民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度建设和完善法律体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请各列举一例。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
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中国人口数据与政策”主题,进行资料收集,收集到以下一张图表,请读图标,完成小题。

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数据与政策


人口总数

人口出生率

人口自然正常率

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率

●1982年,国务院发布文件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1982年

10.16亿

22.28%

15.68%

7.62%

2012年

13.5亿

12.1%

4.95%

14.3%

  1. (1) 上图数据表明(    )

    ①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   ②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③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    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加快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④
  2. (2) 从1982年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到如今“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说明(    )

    ①我国不再坚持计划生育国策  ②我国是为了人口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为了更好应对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④为了迅速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A . ①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创新促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人工智能(AI)研发是当前最前沿的科技创新项目,广泛应用于安放、金融、医疗、交通、销售和工业制造等领域。为了抢夺研发新高地,浙江省制定 了《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

【科技创新有行动】

材料三:2019年,来自政府和产业界对人工智能的热情正迅速升温。省政府支持高校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产学研融合,重点培育引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并布局一批 产业基地;11家创投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浙江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联盟”;阿里巴巴、虹软等企业加紧多个人工智能平台的落地进行前沿技术的探索,并成立相应的团队来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步伐。

  1. (1) 图7、图8反映的信息说明了我国科技的哪些特点?
  2. (2) 结合材料一、二,从科技创新角度分析浙江省制定《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必要性。
  3. (3) 结合材料三,谈谈浙江省做法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
高铁是目前人们快速出行的一种交通方式。为了保证安全,遇到灾害性天气,高铁会降速运行。下图为将在2019年底开通的商合杭(河南商丘经合肥到杭州)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商合杭高铁线途径的城市中属于省会城市的是(   )

    ①商丘             ②合肥

    ③宣城             ④杭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 (2) 下列有关商合杭高铁沿线的地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 . 商合杭高铁沿线途径的高原有云贵高原 B . 在高铁上看到沿线变化最明显的是地形 C . 商合杭高铁沿途经过我国的南方和北方 D . 商合杭高铁沿途区域都属温带季风气候
2021年10月16日,_______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航天员将开展为期6个月的天空驻留和科学研究。(    )
A . 长征二号 B . 天宫二号 C . 神舟十二号 D . 神舟十三号
2016年11月16~18日,第_____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_____召开。这为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有利于加强与世界各国经贸往来。(    )

A . 二    乌镇 B . 二   杭州 C . 三     乌镇 D . 三   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