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 | 结论 | |
① |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 标志丝绸之路开辟 |
② | 新航路的开辟 |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
③ |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 |
④ | 南昌起义 | 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甲:我所在的地方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省会城市被称为“日光城”。
乙:我所在的省份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
丙:我这里河网密布,被称为“水乡孕育的城镇”,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丁:我这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历史信息 | 历史变革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李鸿章 | |
“西人自有其立国之本,绝非在器械之末。”——康有为 | |
“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 |
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材料三:美国著名女记者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一书中说“长征革命战争史上伟大上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的语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图1、图2表明,19世纪后期的日本国民如何回应国家的改革运动?
新派人士接受剪辫 | 路人被革命党人剪辫 |
图3、图4表明,1912年的中国政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国民的不同回应中透析变化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