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风俗: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宣布免除31个非洲国家部分欠华到期政府债务共109亿元人民币及其他众多援非项目。这些重大举措表明我国致力于(     )

①推动南北对话                  ②推进南南合作

③增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④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 气候类型单一,季风气候显著 C . 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 D . 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各个民族人民的心声。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    )
    A . 53个 B . 56个 C . 65个 D . 54个
  2. (2) 端着水盆把客人泼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喜,因为,这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在节日里祝福客人的方式,该民族是(    )
    A . 壮族 B . 藏族 C . 傣族 D . 蒙古族
  3. (3) 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域(    )
    A . 西藏自治区 B . 云南省 C . 吉林省 D . 陕西省
下图为某大洲气候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     )

①该大洲是非洲                  ②该大洲以热带气候为主

③D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          ④气候分布大致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其进步性的一项是(    )
A . 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 . 推行了行省制度 C . 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 . 加强了民族融合
下图中A、B为两个乡村聚落,它们都位于河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分析一下形成这两个乡村聚落的条件。
  2. (2) 哪个聚落更容易发展成城市聚落?为什么?
  3. (3) 请你列举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至少3方面)
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勤于政事,重用贤相姚崇、宋璟

③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下列有关欧洲早期资产阶级产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早期资产阶级来源于封建庄园 B . 早期资产阶级从市民阶级分化而来 C .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资产阶 D . 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德意志共和国的总理。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标志着(    )
A .  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B . 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国家建立 C . 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 . 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右图是洋务运动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有利于(  )

A . 促进科举考试 B . 培养近代外交、科技人才 C . 发展排外顽固势力 D . 促进近代民族工农的生产
下列省区与其简称、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陕西—陕—太原 B . 辽宁—辽—长春 C . 福建—闽—福州 D . 青海—青—拉萨
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与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共同之处有(   )

①建造房屋,定居生活    ②磨制石器    ③种植水稻    ④饲养家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一中序号①②代表的河流的名称:①,②;河流①②自流入洋,河流⑤⑥⑦自流入洋,河流④自流入洋,从图中亚洲主要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2. (2) 图二中①③⑥⑦⑧⑨各代表什么气候类型?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一特点的形成与亚洲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怎样的联系?
下列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的是( )
A . 浙江的杨梅销往上海 B . 浙江省派逍优秀教师支援新疆的教育 C . 江西的大学生在网上查询浙江人才市场的信息 D . 中央芭蕾舞团赴台湾交流演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材料三: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 (1) 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2. (2) “两弹一星”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党中央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的?

读图回答问题。

  

  1. (1) 甲区域位于我国的地区(地理区域),甲、乙两区域实地范围较大的是

  2. (2) 列举甲区域典型的生产、生活方式各一例。分析图2中成都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3. (3) 甲、乙两区域纬度相近,生产和生活方式却差异显著,请根据图3分析原因。

文明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成果,需要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古代丝绸之路)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1. (1) 这“主轴”展开于中国哪一朝代?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当时政府为保证丝路通畅,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
  2. (2) 材料二反映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请将下列知识卡片填写完整。
  3. (3) 综上所述,两条丝绸之路都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  )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王羲之    ④阎立本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时代》杂志是全球有重要影响的新闻周刊之一,其封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如图是《时代》杂志封面,其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B .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 . 文明冲突的加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