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 历史与社会

关于下图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B .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C . 进入下游水流速度变慢,泥沙淤积 D . 下游沿岸居民填河造田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时代先锋是(    )
A . 瓦特 B . 爱迪生 C . 富尔顿 D . 斯蒂芬森
下列通过资本主义道路走上现代化的国家有(    )

①英国    ②美国    ③苏联    ④日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小张同学通过网上查找和实地查访撰写了一篇介绍家乡的报告。读小张同学家乡的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同里

我的家乡同里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地理坐标北纬31°08′、东经120°38′。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周环水。它是江苏省最早(1982年)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同里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 00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这里“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独特景观,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在同里人眼里,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是消灾解难的象征。老人过寿、青年人婚娶,有过“三桥”的习俗。

  1. (1) 材料中的“古运河”是指哪条河?从材料中可知,小张主要采用了哪些社会调查方法?
  2. (2) 同里位于(填低纬度、中纬度或高纬度),带(五带);从地理分区看,位于我国的(北方或南方),人们以为主食,民居特色为
  3. (3) 同里所在的太湖流域早在古代就是我国农作物的高产区,你能从自然环境角度说说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吗?
一部外国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0多名公社战士与数千政府军展开激战,最后退到一堵墙边,高呼“公社万岁”的口号,全部壮烈牺牲。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月流血周” B . 英国宪章运动 C . 二月革命 D . 十月革命
日军发动进攻沈阳城的借口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卢沟桥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柳条湖事件
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该事件指(    )
A . 马克思发表《宣言》 B . 美国发表《独立宣言》 C . 法国爆发大革命 D . 中国兴起太平天国
塞纳河向西注入(    )


A . 直布罗陀海峡 B . 地中海 C . 黑海   D . 英吉利海峡
1955年,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该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 APEC会议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1) 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 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 (2) 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 
  3. (3) “一个伟大僧人”是指谁?这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的终点在哪里?他将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一部书,请写出这部书的书名。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促使这一转变发生的直接因素是(   )。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工业革命 C . 文艺复兴 D . 资产阶级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选自《漫画中国通史故事》,图中人物正在就治国理政展开辩论。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不同)方,指意(意旨)不同,是以上亡(通“无”)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③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 (1) 根据材料一,判断漫画中的历史现象发生的时期并将下表填写完整。

    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实施仁政治理天下

    儒家

    采用法术治理天下

    韩非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

  2. (2) 根据材料一,为这组漫画取一个恰当的名称。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观点。指出材料二中哪些表述是董仲舒提出这一观点的原因。(写序号即可)
  4. (4)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观点,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1916年,朝鲜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一批蜀郡和广汉郡的竹木漆器,其最早的印记为西汉纪年。这说明了(   )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来往密切

②汉朝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

④朝鲜和蜀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文明冲击  惊醒迷梦】

    面对世界工业文明的冲击,“康乾盛世”的表象下潜藏着巨大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马戛尔尼作为第一个访华的英国大使,访华后断言:“中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

材料二:鸦片战争的炮声,把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外部世界,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 (1) 填表完成①②③的内容证明18世纪末“康乾盛世”局面下的清王朝只不过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领域

    西方列强

    近代前夜的中国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经济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工业文明)

    思想文化

    追求自由、民主、平等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对外政策

    对外扩张,开辟新航路,发展海上贸易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的人物林则徐、魏源的主要事迹。
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关系示意图,此图反映的内容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等级制 D . 分封制
如果你去坦桑尼亚旅游,以下情景中在热带草原上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牧民们用牛血、牛肉招待客人 B . 当地人以船作为交通工具 C . 以牛肉和乳制品为主食 D . 住茅草房.男士穿红披风
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
A . 左宗棠 B . 严复 C . 康有为 D . 张謇
台湾被誉为“ ”,并且蝴蝶种类多、数量大,素有“ ”之称。

读台湾地区示意图填空回答。

  1. (1)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①岛等岛屿。
  2. (2) 图中各字母序号表示的地理事物:

    A海;B洋;G省。

  3. (3) E是台湾山脉最高峰,台湾岛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④是最大港口城市
下列是美、苏、德三国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题材拍摄的电影,美、苏、德之所以热衷这一题材是因为此战(  )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1988年苏美联合撮制

《决战斯大林格勒》

1993年德国

《兵临城下》

2001年美国

A . 是二战的转折点 B . 决定了战后德国的命运 C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 . 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