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在烛芯的棉线中加入细镁条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已知镁条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焰心的温度。请从燃烧条件角度回答:

  1. (1) 蜡烛正常燃烧时,焰心的镁条不燃烧,原因是
  2. (2) 吹灭蜡烛后,镁条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引燃蜡烛时镁条所起的作用是
某同学在测量某一物体长度时,获得了如下数据:L1=2.11cm,L2=2.30 cm,L3=2.11cm,L4=2.12cm,则该物体长度为(    )
A . 2.103cm B . 2.16cm C . 2.11cm D . 2.10cm
有关测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B . 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 C . 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 D . 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
生物学上鉴定生物的方法是使用表,该表采用的方法鉴定生物。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 (1) 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象

    结论

    第一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2. (2) 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高铁轨道中的螺丝会因振动而松动,为此小明设计了报警电路。其原理是:将螺丝(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其电阻忽略不计)连接在电路中,发生松动时,它与导线间的连接被断开,灯L亮起,以及时提醒工人修理。以下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物质王国的“小朋友”在做游戏,五位“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圈(如图所示),要求相邻的“小朋友”之间必须能互相“配合”(即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们才能将游戏进行下去。场外还有四位替补“队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圈内相邻“小朋友”的溶液均为无色 B . 五位“小朋友”中的任意两位均不能互相调换位置 C . 若“Na2CO3”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2CO3 D . 若“Ba(OH)2”小朋友玩累了,可换上场外的“KOH”
请简要叙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下列各物质中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密封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 . 分子数为1:1的H2和Cl2 B . 分子数为1:1的CO和O2 C . 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 . 质量比为2:3的C和O2

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

0.1

0.7

0.3

47.6%

2

1

0.2

0.7

0.6

47.6%

3

2

0.1

1.1

0.3

60.6%

4

4

0.1

2.0

0.3


  1. (1) 实验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 (2) 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  %

  3. (3) 比较   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   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 . 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B . 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 C .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 D . 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
          
  1. (1) 300 mg=g=kg。
  2. (2) 5 t=kg=g。
  3. (3) 600 g=kg=mg。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科学基础实验之一,现要配置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称量时,取出的过量氯化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内

防止污染药品

B

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相平

使量取的水更准确

C

溶解过程,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增大食盐的溶解能力

D

称量时,在天平两托盘上各垫上一张相同的白纸

防止腐蚀天平

A . A B . B C . C D . D
为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常向贮藏室中通人N2和CO2 , 其目的是(     )

A . 抑制有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 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 . 促进有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D . 促进无氧呼吸,保持一定的贮藏温度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地图,你认为下列对地图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

A . 旅游时带好旅游交通图 B . 查找山脉时用地形图 C . 网上查找公交线路用电子地图 D . 绘制学校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葡萄汁的pH​为3.5~4.5) B . 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C . 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 D .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请你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填序号)组合。
  2. (2) 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填“甲”或“乙”),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
“复兴号”动车组的故事被搬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如图1),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编成一组,就是高铁动车组。

  1. (1) 2019年春晚除北京主会场之外,还设置了深圳、井冈山、吉林三个分会场。若G79动车全程的平均时速为250千米/时,请你通过计算回答,北京西到深圳北的直线距离最大不超过多少千米?
  2. (2) 若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可表示为f=kG=kmg,k、g为常数),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部相等(动车的功率可表示为P=Fv=fv)。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千米时,则6节动车加3节拖车缩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 .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 . 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C . 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 .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称取0.75g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A和0.1g沉淀B;

②将滤液A等分成2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D;

③将混合物C、D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E和1g滤渣;

④向滤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 (1) 则滤液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 (2)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