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资料] CaCl2 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CaCl2。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 和①(填化学式)。
【实验与结论】
小明同学取少量 CaCl2 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 2 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剂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正确的。你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②。
小刚同学认为要证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可向废液中加入某种试剂,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判断。则小刚同学所选的下列试剂合理的是③。
A. NaOH 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Na2CO3 溶液 D.铁粉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
①取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这种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称为法。
⑶如果20天后,出现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⑷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
Ⅰ.同学们作出猜想
猜想一:是小水滴。因为盐酸溶液中的水受热会汽化上升,在试管口(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 猜想二:是盐酸小液滴。可能是因为同学们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内有正在反应的镁条和盐酸的试管口,试纸变红,证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金提出质疑:为什么刚才打开盛放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没有白雾,却在反应过程中出现白雾? 小金联系反应时试管外壁很烫,于是猜想:白雾的形成可能与温度有关。
他用试管取少量盐酸,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红;然后。(填操作和现象) 得出结论:这种盐酸浓度并不高,是镁和盐酸反应放热促使盐酸形成白雾。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剩余固体质量(g) |
87 |
74 |
67.5 |
67.5 |
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两只滑动变阻器(甲“10Ω 2A”、乙“20Ω 1A”),导线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