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为了节能,“光导照明系统”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照明,如图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采光罩、导光管及漫射罩。其中,采光罩应采用透光性好且表面光滑的材料,有利于光线折射透过。下表为制造导光管、漫射罩可选用的材料。

材料

特  性

A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光滑

B

透明、透光性好、表面凹凸不平

C

不透明、光反射率高、表面光滑

为了将足够多的太阳光“导”入到地下空间并照射向各个方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光管和漫射罩应该分别选用哪种材料?并说明选用理由。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创制的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 .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 C . 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22 D . 青蒿素中H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100%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①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重

②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

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④不能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⑤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⑥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A . ①②④⑤ B . ③⑤ C . ①④⑥ D . ①④⑤⑥
人类用于制造触屏材料的铟,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铟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49 C . 与其他元素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 . 相对原子质量是 114.8 克
追踪考查动物种群分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大型动物在沙滩上留下的一组较深的脚印,随行的工作人员用蜡块熔化后浇铸成脚印的模型来判断动物的身高、体重等.图中最能正确反映蜡块物态变化过程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
A . 1min内通过1000m B . 10s内通过了100m C . 1h内通过1.2×106cm D . 4h内通过160km
如图所示,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重为G2的液体,若用N1表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N2表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则N1和N2应满足(    )

A . N1=G1+G2 ;N2=G2 B . N1>G1+G2 ;N2>G2 C . N1<G1+G2 ;N2=G2 D . N1=G1+G2 ;N2>G2
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己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大气层之外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灯泡额定电压U=2.5V,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甲图电路连接完整。
  2. (2)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则可根据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3. (3) 如果没有电压表,用如图丙所示电路也可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其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O。先断开开关S2 , 闭合开关S、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保持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只断开开关、闭合其他开关,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用RO、U、I的代数式表示)。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要想测量得尽量准确一点,应该(    )
A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 . 尽量使用精确的工具 C . A和B两种方案都要考虑 D . A和B两种方案选其一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1-)。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现有6种物质:Fe、Cu、H2SO4、NaOH、NaCl和AgCl。
  1. (1) 有人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如下分类,请在表中相应的位置指出分类的标准。

    分类

    分类标准

    类别一:Fe、Cu

    类别二:H2SO4、NaOH、NaCl、AgCl

    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为分类依据

    类别一:Fe、Cu、AgCl

    类别二:H2SO4、NaOH、NaCl

    用     为分类依据

  2. (2) 请在上述6种物质中选出2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图甲所示的教材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选用红磷作为药品是最佳选择吗?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开展了如下实验:

①准备如图乙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并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并装入足量的红磷。

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④用白磷替换红磷重复上步骤①~③。

⑤换用食品脱氧剂(可以直接与氧气反应,无需点燃的物质)重复上述步骤①~③。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三种物质氧化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

  1. (1) 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玻璃容器浸没水中,如果观察到,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2. (2) 甲图中白磷(P)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装置甲中150毫升集气瓶中装入1/5的水,量筒内装有50毫升水,根据图丙的实验数据,用红磷做实验,理论上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的水为毫升。
  4. (4) 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用图甲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认为选用食品脱氧剂更好,请说明他选择的理由:
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大理石各50克,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记录表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

10%

15%

5%

10%

15%

大理石的种类

A

A

A

B

B

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秒

  1. (1) 由实验方案可知,他们除了研究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会影响CO2的产生速度外,还在研究对CO2的产生速度的影响。
  2. (2) 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的速度与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们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修改,使大理石的也相同。
  3. (3) 要准确测量CO2气体的产生速度,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
用化学用语完成下列填空
  1. (1) 3个铵根离子
  2. (2) 银元素
  3. (3) 醋酸分子
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 . 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 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夏至前后,宁波各地杨梅成熟,杨梅山上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

  1. (1) 有人一听说杨梅,口腔里会分泌大量唾液,这类反应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 (2) 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3. (3) 杨梅树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经根吸收后通过木质部中的向上运输。
向盛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体现溶液的pH变化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大气对你的一个大拇指甲的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的数值是(     )
A . 10 N B . 100 N C . 1000 N D . 10000 N
从结构的角度看,一片树叶属于一个器官,这是因为(  )
A . 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 . 叶具有一定的形态 C . 叶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 D . 叶由多种组织构成,并且具有一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