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初中 科学

研究人员在野外高山上发现一块有海洋动物化石的岩石,该岩石的类型是,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这是的有力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动物现还生存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身体柔软, 有贝壳,则该海洋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哪一类?

一讲到眼泪,你也许就会想到伤心或激动,其实我们的眼球经常被眼泪覆盖着.

  1. (1) 据研究,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会导致眼睛疲劳,这与眼球的干湿度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仰视面时,眼睑向上抬起,眼泪蒸发;而看书时,大多会向下看,相对而言就不会疲劳.

  2. (2) 一旦眼球表面干燥时,就会眨眼以湿润眼球,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它是通过完成的.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液体倒入试管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如图甲所示,将一对用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舌簧密封在玻璃管中,舌簧端面互叠,但留有空隙,就支撑了一种磁控元件——干簧管,以实现自动控制。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线圈,将它套在干簧管上,制成一个干簧继电器,用来控制灯泡的亮灭,如图乙所示为工作原理图。与干簧继电器在工作中所利用的电磁现象无关的是(    )


A . 磁化 B . 电流的磁效应 C .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D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x的值小于3 D . 参加反应的乙质量等于生成的甲、丁质量之和
水既是植物的重要成分,也是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条件.下列各项中,与植物体吸收、运输和散失水分无直接关系的结构是(  )

A . 幼根上的白色“绒毛” B . 根、茎、叶内的导管 C . 根、茎、叶内的筛管 D . 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
“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其中“轻”体现的物理性质是(    )
A . 质量小 B . 体积小 C . 硬度小 D . 密度小
固态碘受热后变成了紫红色的碘蒸气,无论是固态碘还是碘蒸气都能使切开的土豆变成蓝色,这说明(    )


A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      D .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质量为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3N,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g取10N/kg),则(   )。

A .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20N B . 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3N C . 在2s内拉力F做功1.2J D . 在2s内拉力F的功率是1.8W
骑自行车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活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骑车水平匀速行驶时,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自行车的轮胎上刻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 . 骑自行车下坡时,人和自行车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 D . 将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人对坐垫的压力,从而减小压强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
  1.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   

    D.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11个氢分子

  2. (2) 屠呦呦认为温度过高有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破坏而影响疗效,于是改为用沸点较的乙醚提取,并将该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部分,经过反复的试验,结果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位即191号样本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冬天气温较低,汽车后挡风玻璃上常常会形成一层薄霜或者雾气,导致驾驶员无法观察后方情况。为保障安全出行,后挡风玻璃上应安装加热除霜(雾)装置。小宁汽车后挡风玻璃加热电路,如图所示:它由控制电路和受控电路组成,小宁同学通过询问专业人员,结合所学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汽车后挡风玻璃加热电路,如图所示,它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R0为定值电阻,R1、R2设置在后挡风玻璃内,R2为加热电阻,阻值为0.8 欧。R1为热敏电阻,其温度始终与玻璃温度相同。电路,U1=12 V,U2=16 V。开关S闭合时,当后挡风玻璃的温度达到40℃,工作电路会自动断开。

  1. (1) 根据电路,判断热敏电阻R的阻值与玻璃温度变化的关系为。电路用久后,电源电压U会减小,工作电路断开时玻璃温度比设定值_ (填“ 高”或“低”)。
  2. (2) 将玻璃从0 ℃加热至40℃,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玻璃质量10 kg,玻璃比热容为0.8×103J/(kg.C) ,不计热量损耗]
  3. (3) 不计电磁铁线圈电阻和电源电压的衰减,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25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会断开。若定值电阻R0=250欧,闭合开关,玻璃的温度为10℃和40℃时,控制电路的电功率相差0.02W,则玻璃的温度为1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为多少?
如图是配置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1. (1) D操作应选用量程为mL的量筒(从10m、50mL、100mL中选择);
  2. (2) 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 . 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B .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 . 配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D .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E . 将量好的水从量筒里倒入烧杯时,量筒内壁有少量的水残留。 F . 称量食盐时使用锈蚀的砝码
小科同学在常温下做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 (1) 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没有使用酒精灯加热是(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
  2. (2) 图乙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装置,此实验中采用的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的货物提到9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A . 1400J   80% B . 1800J   80% C . 1800J   83.3% D . 2160J   83.3%
家庭里照明用的电灯是并联的,下列情况可作判断依据的是(   )

A . 闭合开关,电灯会发光 B . 熄灭任何一只电灯,都不会影响其它电灯亮与灭 C . 断开开关,电灯会熄灭 D . 只有把接线情况整理清楚,才能进行判断
把甲、乙、丙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把乙加入甲的硫酸盐溶液中,乙表面析出甲.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 乙>甲>丙 B . 甲>乙>丙 C . 丙>乙>甲 D . 甲>丙>乙
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扦插时,柳树枝条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成活率的关系。
  1. (1) 作出假设:
  2. (2) 实验变量:
  3. (3) 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取20根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

    ②分组:A组10根,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根,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

    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并在的环境条件下培育。

  4. (4) 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

    实验结论:

  5. (5) 为了提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他探究性的问题吗?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10月17日7时4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一号起飞质量8吨=克,相当于5辆小汽车的重量。
  2. (2) 一瓶百岁山矿泉水的净含量是348mL=L。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晴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 B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