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如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

  1. (1) 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 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 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 . 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2. (2) 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  )

    ①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如图中若a是绿色植物,据此回答下题.

  1. (1) 该图示的含义是(  )
    A . 呼吸作用 B . 分解作用 C . 光合作用 D . 化合作用
  2. (2) 若a在黄土高原,且植被遭到破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易产生荒漠化 B . 易使黄土质地变松 C . 易产生水土流失 D . 易形成酸雨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 . 增强a辐射 B . 增强b辐射 C . 增强c辐射 D . 改变b的辐射方向
下列发展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采集和狩猎阶段—自然界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不大 B . 农业社会阶段—能源、矿产资源和交通状况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 C . 工业社会阶段—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是人类活动的自然基础 D . 后工业化阶段—原料、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1951~2010年,该地区 (  )

    A . 人口自然增长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B . 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C . 人口增长了17.6% D . 是人口净迁入地区
  2. (2) 据图示资料显示,该地区 (  )

    A .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B . 可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 C . 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D . 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
    20世起80年代后,墨西哥北部地区开始大量承接美国产业转移,其国内工业发展重心渐向中北部和北部地区迁移。读1985-2010年墨西哥城移民数量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图片_x0020_100005

  1. (1) 墨西哥城1985-2010年人口(   )
    A . 迁入速度减缓 B . 迁出数量增加 C . 总体呈净迁出 D . 规模持续缩小
  2. (2)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墨西哥北部大量承接美国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是(    )
    A . 劳动力充足且康价 B . 离美国近 C . 距国内消费市场近 D . 基础设施好
大豆是我国食用油脂厂的主要原料。下图为2008-2012年我国从不同国家进口大豆的数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我国从图示三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呈现交替波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多元化的进口渠道 B .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差异 C . 市场需求周期变化 D . 出口国调控大豆出口量
  2. (2) 作为油脂压榨原料的大豆,相对于美国大豆,我国大豆的主要优势是(    )
    A . 价格更便宜 B . 品质更优良 C . 仓储成本低 D . 市场供应足
  3. (3) 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食用油脂压榨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
    A . 国外的转基因原料不安全 B . 我国食品生产标准高 C . 我国现代化压榨技术水平提高 D . 豆类原料种植面积扩大

读下面等高线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悬崖的相对高度大约_______米,崖底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米。

   2)悬崖形成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地堑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从______________,再折向_______流动。

   4)河流上段的剖面图可能是(   

下图为西北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A.铁路运动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河流运输

26.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棉生产的区域化

       B.发展农机技术,促进粮油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

       C.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D.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区域

“穷窝子,水袋子,栽架子屋,绑架子床,水一来就去逃荒。”荆江流域的老人们,多半记得这一则民谚。结合“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 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 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

A.深挖河道 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 D.退耕还湖

读图,回答题。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甲    B.乙   C.丙  D.

下列不属于六大板块的是( )

.太平洋板块 B.大西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镇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可达数千家,从业人员可达数万人。

1)根据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

2)读服装产业全球价值链图,说明目前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地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我国人口突出的特点是(    

A 人口数量大,素质高       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东多西少

C大杂居,小聚居           D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完成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甲处形成了高级住宅区。这是因为甲处

A.位于城市处缘地价低   B.人口密度大市场需求旺

C.环境质量好空气清新   D.地势低平日照时间较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流向为________,性质为________

(2)该区域位于________半球,ab两等温线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

(3)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4)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简要说明其原因。

 2013年11月16至l9日,意大利素有欧洲最高、最活跃火山之称的埃特纳火山再次喷发。图9为火山喷发景观,图10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10中代表火口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分别是

  A1.丙    B.3,已    C4.丁    D2,甲

23这次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烟雾和火山灰主要飘落在埃特纳火山的

  A.西南方向    B.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8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农作物为   

 


A.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             B.混合农业  小麦

C.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             D.种植园农业 咖啡

人中、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年代是:

A.古代,源远流长工      B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开始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1718题。

17.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寒带              D.南半球热带

18.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三江平原因气温低而处于农闲时期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北半球达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