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秘鲁是中国在南美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了解秘鲁的地理环境,有助于更好发展与秘鲁的友好合作关系。阅读下面地图材料,回答问题。

  1. (1) 概述秘鲁的地形特征。
  2. (2) 秘鲁西海岸形成了南北延伸的荒漠带,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简析其成因。
  3. (3)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简释秘鲁境内高大山脉的形成过程。
  4. (4) 秘鲁渔业资源丰富,但2016年因受厄尔尼诺(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彩响,渔业总产量下降。
    试分析2016年秘鲁渔业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导致冲积扇多次变迁的原因是受断层水平移动影响 B . 三个冲积扇形成的早晚顺序是③②① C . ①②两个冲积扇重叠的地方,应该是①在上,②在下 D . 组成冲积扇的颗粒从①至②至③逐渐变小
  2. (2) 涪江该河段冲积扇②范围和厚度明显大于其他两个,说明该冲积扇地带(   )
    A . 地形起伏大,漫流范围广 B . 丛林覆盖高,障碍壅水多 C . 河流流速快,沉积时间长 D . 侵蚀强度大,泥沙含量大
下图所示是安徽省2005-2017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以及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户籍人口是指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居住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完成下列小题。


  1. (1) 由上图可知,2005—2017年安徽省(     )
    A .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B . 迁入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C . 城镇人口比重总体上升 D . 人口老龄化问题有所缓解
  2. (2) 安徽省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A . 原始农业阶段 B .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 . 工业化阶段 D . 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学家发现,夜生活持续时间越长,内容越丰富,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则越高。据滴滴出行的数据显示,我国22:00到第二天06:00出行占比最高的10个城市中有4个位于珠三角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珠三角地区夜间出行人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 老年人口多 B . 流动人口少 C . 上班时间长 D . 年轻人口多
  2. (2) 数据显示,深圳夜间年出行人数多于北京,是因为深圳(    )
    A . 冬季更温暖 B . 食材不丰富 C . 受港澳影响小 D . 交通更便捷
(加试题)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人口2 300多万。“大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陆克文倡导的人口计划,即澳大利亚若按现有速度持续接收移民,澳大利亚人口有望在2050年前增长至3 500万。继任总理吉拉德反对该人口计划。

材料二:图为澳大利亚示意图。图示中的达尔文野生水稻生长周期需要4个月。

  1. (1) 简析野生稻分布规律;结合降水特征,判断达尔文野生稻生长月份,并分析原因。
  2. (2) 从地理角度,推测陆克文和吉拉德对“大澳大利亚”人口计划持不同态度的理由。
  3. (3) 分别说出墨累河上游和下游地区,近年来随着降水的减少,易诱发的主要自然灾害及季节。
  4. (4) 分别写出甲、乙两地地下水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下图为美国20世纪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关于“美国1945年至1970年间城市化进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处于城市化初期,问题较少 B . 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进程加快 C . 城市中心区开始衰落 D . 生态城市、绿色城市观念深入人心
  2. (2) 1995年前后,美国城市化速度减慢的原因可能是(    )
    A . 城市环境恶化,拉力因素减弱 B . 工业化过程停滞,城市发展缓慢 C . 大量城市人口转为农村人口 D . 美国政府严格限制城市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受地形和某些因素的影响,挪威和瑞典两国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西部挪威沿海形成了众多两岸崖壁陡峭直立、谷底宽阔幽深的峡湾, 东部瑞典则形成了众多平行分布的河流和湖泊。

材料二 下图为挪威、瑞典区域图。

  1. (1)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与甲地相比,说出乙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原因。
  2. (2) 简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城镇的分布特点。

关于商业中心的正确叙述是 (  )

A.便捷的交通是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B.凡是工业密集分布的聚落,都是重要商业中心

C.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D.我国许多城市就是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

读经纬网,回答

甲地区的最大河流的下游近几年断流频繁,下列治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现状  ②限制下游地区大城市的用水,提高水价  ③大量开采地下水作为补充   ④上中游地区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2224题。

22.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3.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24.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读图12“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13“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12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表示地轴的是________

2)图12甲、乙、丙、丁四地中,________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________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图12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前后。图12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北京白昼变________,且昼________夜。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 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 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5)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图13所示相同的是_______地。

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影响地球的主要途径是太阳活动        

   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 

   ③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根本性因素 

   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没有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苏北滨黄海地带有贝壳砂堤存在,当地居民称为“地骨” 。由生活在潮间带的贝类死亡后在海岸线相对稳定时形成的。其地势高亢,海拔3-5,蜿蜒起伏。其中以西冈规模最大,北起云梯关、阜宁羊寨,经龙冈、大冈延伸至东台境内,甚至向南延至长江南岸。

材料二:下图苏北西冈贝壳沙堤示意图

1)下列地质作用与贝壳沙堤的形成有关的是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   C.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

2)简述图中集镇分布特点                     ,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3)贝壳砂堤是当时海平面        (填上升或下降)的象征,简述全球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的危害及对策?

下列山脉介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

A 祁连山          B 阴山            C 武夷山         D 太行山

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       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             D.开辟大型农牧场

读下图,完成第4题。

亚欧大陆局部地区冰川分布略图

4.近百年来,图示区域冰川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温室气体增加  B.太阳辐射增强

C.臭氧空洞扩大  D.酸雨危害严重

阅读资料和图12回答下列问题。(10)

资料:

中央气象台预报:2008121日至5日,一股来自西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610℃。

 


1)从图12中判断,甲、乙两地中受高压系统控制的是       地,其天气状况是      

2121日至5日强冷空气将向       方向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将受到     锋的影响。

3)简述该天气系统移过北京时,北京的天气变化过程。

4)该天气系统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读“我国某区域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12~13:

12.按照城市化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13.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覆盖率增多    B.地下水水位上升    C.耕地面积减少   D.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C.部分地区天气干旱,加剧缺水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11.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B.施工活动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

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