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地理

下列产业活动与主要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 蛋糕制作——原料地 B . 甜菜制糖——廉价劳动力 C . 橡胶种植——气候 D . 普通服装生产——技术力量

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题.

  1. (1) 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甲地比乙地(  )

    A . 气压高 B . 风力大 C . 气温高 D . 湿度大
  3. (3) 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B . 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C . 丙地,狂风暴雨 D . 丁地,阴雨连绵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新西兰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逐渐上升,下图为新西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新西兰地处(  )
    A .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 .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 . 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 . 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2. (2) 新西兰具有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天然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 (3) 与西部相比,新西兰南岛东部城镇较多的原因有(  )

    ①地形平坦②光照较充足③降水丰富④水能丰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 (1) 科隆群岛地处赤道,但是栖息着大量的企鹅,关于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 B . 受秘鲁寒流影响 C . 此地海拔高,气候较冷 D . 企鹅是热带生物
  2. (2) 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河上有时漂浮着硕大的树叶 B . 含沙量很大 C . 其河口海域由于流量大变成了“咸水海” D . 河流落差小,航运量大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两点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A . 23° B . 43° C . 47° D . 57°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 . 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 C . 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 . 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
  2. (2) 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为青藏高原,属第二级阶梯 B . ②为塔里木木盆地,属第二级阶梯 C . ③为巫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 . ④为华北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岩石圈是指(   )
A . 地壳 B . 地壳和上地幔 C . 软流层以上部分 D . 上地幔
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下图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当陆风出现时,图中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A . MNQP B . MNPQ C . QPMN D . QPNM
  2. (2) 一天中,M点由最高温降至最低温期间,N的气温变化表现为(   )
    A . 一直下降 B . 一直上升 C . 先下降后上升 D . 先上升后下降
  3. (3) 若图中M与N之间的海风为正东风,则此时PQ间的水平气流为(   )
    A . 东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南风 D . 东北风
  4. (4) 从夏季到冬季的期间,海陆风风力的变化趋势是(   )
    A . 两者均加强 B . 两者均减弱 C . 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D . 陆风加强,海风减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流沉积物可分为巨砾、细砾、砂(沙)、黏土等,从上游至下游砾石渐少,砂和黏土渐增。河砂是一种建筑材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对河砂的需求在迅速爆发。由于挖砂成本很低,没什么技术门槛,众多采砂船云集江上,盗采超采,使得千百年沉积下来的砂层迅速消失,造成河道塌陷、崩岸崩堤等问题。近年来,河砂供需缺口扩大,部分工程一度出现因砂石断供而停工的情况。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河流年度总输沙量数据变化。

  1. (1) 说明河砂成为重要建筑材料的原因。
  2. (2) 解释近年来我国河砂供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3. (3) 面对缺砂的困境,请你提出解决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加蒂格迪大坝是印尼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项目,由中国和印尼合作投资与建设。大坝截断芝马努河,在上游形成一个面积近36平方千米、库容7.96亿立方米的水库,保证下游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使农业灌区获得稳定的用水。爪哇岛的森林覆盖率约为23%,垦殖率为70%左右。

材料二: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简图以及芝马努河流域的气候和水系示意图

  1. (1) 爪哇岛火山活动较多,主要原因是

  2. (2) 芝马努河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佳蒂格德大坝具有

    和防洪等综合效益。

  3. (3) 爪哇岛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是印尼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区,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为

  4. (4) 近年来中国积极向印尼投资,主要是因为该国具有哪些优势?

下图为北太平洋局部海域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所示洋流,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 . 盛行西风影响下形成洋流① B . 洋流①与洋流③的水温不同 C . 洋流③为暖流 D . 洋流⑤为季风洋流
  2. (2) 洋流④对沿岸气候起到的作用;图中的渔场名字为
  3. (3) 图中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是(填写数字)。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大陆东岸为(寒/暖)流。
  4. (4) 洋流除对沿岸气候和渔场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简述洋流对地理环境在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
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西藏、云贵地区受寒潮影响小 B . 寒潮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C . 寒潮是从太平洋地区吹来的寒冷空气 D . 寒潮只会带来大风,不会带来降水

可用于监测该断层移动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某假想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季节的盛行风向。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BEF两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

CA地和C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

D.该季节,BD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

下表为我国国情资料,分析资料,判断正误,在每项陈述前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人口

(亿人)

耕地面积

(万公顷)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为10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1978年为100)

粮食产量 (亿吨)

城镇化水平()

1978

9.63

9939

100

100

3.05

17.9

1980

9.87

9931

116.0

113.0

3.21

19.4

1985

10.59

9685

193.5

175.5

3.79

23.7

1990

11.43

9567

283.0

237.3

4.46

26.7

1995

12.11

9497

489.1

394.0

4.67

29.0

1998

12.48

9434

627.8

490.8

5.12

30.4

  [    ](1)总人口持续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2)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加。

  [    ](3)城镇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

  [    ](4)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5)1998年城镇人口达3.04亿。

读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图,回答问题。(8)

(1)由图可知,德国南部共有_______个大城市,这些城市区位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2分)

 (2)从图中信息得知,德国南部及其周围城市体系分为_____级,该区域中最南部的大城市是

_______________

 (3)每一级的城市数目和级别的关系是: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较______(大或小),数目较______(多或少),彼此相距较______(近或远)。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                   B2月至4

    C5月至7                         D8月至10

20.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地理环境中各事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像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所示的中心事像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18.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A.断层上升      B. 褶皱隆起       C. 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           

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内力作用及其表现)

3)分析该地区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

4)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