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题.
①地热能 ②太阳能 ③水能 ④天然气
①地形平坦②光照较充足③降水丰富④水能丰富
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两点分别是某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一年中,O点的太阳高度最大值约为( )
河流沉积物可分为巨砾、细砾、砂(沙)、黏土等,从上游至下游砾石渐少,砂和黏土渐增。河砂是一种建筑材料,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对河砂的需求在迅速爆发。由于挖砂成本很低,没什么技术门槛,众多采砂船云集江上,盗采超采,使得千百年沉积下来的砂层迅速消失,造成河道塌陷、崩岸崩堤等问题。近年来,河砂供需缺口扩大,部分工程一度出现因砂石断供而停工的情况。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河流年度总输沙量数据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加蒂格迪大坝是印尼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项目,由中国和印尼合作投资与建设。大坝截断芝马努河,在上游形成一个面积近36平方千米、库容7.96亿立方米的水库,保证下游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使农业灌区获得稳定的用水。爪哇岛的森林覆盖率约为23%,垦殖率为70%左右。
材料二:下图为印度尼西亚简图以及芝马努河流域的气候和水系示意图
、和防洪等综合效益。
可用于监测该断层移动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读“某假想区域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某季节的盛行风向。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B.E、F两地所在位置为赤道低气压带
C.A地和C地全年都能受到西风带影响
D.该季节,B、D两地的风向及其成因都不同
下表为我国国情资料,分析资料,判断正误,在每项陈述前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
人口 (亿人)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1978年为100)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1978年为100) | 粮食产量 (亿吨) | 城镇化水平(%) | |
1978 | 9.63 | 9939 | 100 | 100 | 3.05 | 17.9 |
1980 | 9.87 | 9931 | 116.0 | 113.0 | 3.21 | 19.4 |
1985 | 10.59 | 9685 | 193.5 | 175.5 | 3.79 | 23.7 |
1990 | 11.43 | 9567 | 283.0 | 237.3 | 4.46 | 26.7 |
1995 | 12.11 | 9497 | 489.1 | 394.0 | 4.67 | 29.0 |
1998 | 12.48 | 9434 | 627.8 | 490.8 | 5.12 | 30.4 |
[ ](1)总人口持续增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2)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加。
[ ](3)城镇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
[ ](4)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5)1998年城镇人口达3.04亿。
读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图,回答问题。(8分)
(1)由图可知,德国南部共有_______个大城市,这些城市区位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2分)。
(2)从图中信息得知,德国南部及其周围城市体系分为_____级,该区域中最南部的大城市是
_______________。
(3)每一级的城市数目和级别的关系是: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较______(大或小),数目较______(多或少),彼此相距较______(近或远)。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20.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地理环境中各事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像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所示的中心事像“甲”可能是: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18.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 )
A.断层上升 B. 褶皱隆起 C. 火山喷发 D.泥沙沉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A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
(2)举例说出图中所示地区的内力作用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内力作用及其表现)
(3)分析该地区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
(4)依据图中信息,指出云南东川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