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冷涡是较深厚的冷性气压系统,在对流层的中高层表现尤其明显,其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强,冷涡中的空气柱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的冷涡,多形成于贝加尔湖一带,经蒙古、中国东北、堪察加半岛东移出海。东北冷涡垂直厚度大,可高达300百帕高空,大气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春末夏初,东北冷涡活动频繁,是影响东北地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受高空冷涡影响的区域内将造成连续数天的阵性降雨天气,降水多出现在冷涡中心和移动方向的前部。下图是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中A地区出现了冷涡。
①森林丰富,就地取材②美观大方,提升形象③价格低廉,满足需求④便于拆卸,空间再用
巴拿马运河受宽度和水深的限制,目前仅可通航7.6万吨级以下的轮船,更大型轮船的货物则需分装、转运。轮船通过运河的时间约9小时。近期,哥伦比亚拟修建一条铁路,长约220千米,预计通过时间为3小时。下图示意巴拿马和哥伦比亚拟建铁路的位置。说明与巴拿马运河相比,哥伦比亚拟建铁路在运输方面的优缺点。
①多沼泽,增加了高铁的建设成本
②修建大量的桥梁和隧道,缩短了距离,降低了建设成本
③地势陡峻,对西城高铁修建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高铁建设造成威胁
某国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读该国区域图,完成9—10题。
9.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形成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
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 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读图11,回答23~24题。
23.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地壳断裂下沉 D.地壳断裂抬升
24.图中岩石中可能含有
A.甲——铜矿、乙——煤矿 B.甲——银矿、乙——化石
C.甲——天然气、乙——石油 D.甲——金矿、乙——铁矿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图5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9~20题。
19.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居民人口密度 B.海洋运输和贸易 C.行政中心 D.工业
20.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D.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读右图,回答26~27题。
26.图示反映了区域的 (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开放性
27.图中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两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B.两区域语言的差异
C.两区域人种分布的差异 D.两区域领导人的差异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8分)
材料一:2011年3月,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个有着9840多万人的成渝经济区,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成渝经济区位置图(图24)及成渝地区简图(图25)
(1)成渝经济区区别于其他三大经济区的位置特点是 , 。 (4分)
(2)图25中的等温线,属于 (一、七)月,M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偏 (高、低),原因是 。(8分)
(3)据材料分析,与珠三角经济区相比,成渝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有政府支持、 和 。(4分)
(4)川气东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调配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最终到达上海。川气
东送输送的天然气按开发利用角度属于 (常规能源、新能源),简述该工程对
成渝地区经济的影响。(6分)
(5)《规划》为成渝经济区确定了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请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建议。(6分)
青藏铁路向西延伸线:拉萨~日喀则铁路,东起拉萨,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 km的峡谷区,最终抵达日喀则,工程全线避让了沿线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地,桥梁和隧道多成为工程的一大特色。读图回答10-11题。
10.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成通车后,对当地
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当地资源开发
B.增强区域间文化交流
C.保持当地产业结构的稳定
D.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
11.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的桥梁和隧道比重较大,原因是
①节约耕地 ②避免干扰沿线聚落和其他交通
③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④沿线各类保护区众多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决定下列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①海南省的水稻种植业一年三熟 ②河套平原的小麦种植业
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业 ④北京郊区的三元乳品业
A.①热量 ②土壤 ③地形 ④政策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11.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Ⅲ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