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政治

机会成本就是为选择而付出的成本。比如,你有一万元,可以选择买一个笔记本电脑,也可以选择做一次长距离的旅行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但是一旦选择了一种,其他的选择就被排除了,那么其他选择可能带来的好处,也一并消失,消失的这部分就是机会成本。消费如此,投资更是如此。下列属于理性选择有(    )

①预期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买入股票

②世界石油生产相对过剩,预期冻产、限产协议难产——购买新能源汽车

③预期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上升——增加现期消费

④商品房去库存的同时价格持续攀升,国家将实行一城一策的调控政策——投资买入新房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第4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涵盖5G、人工智能、北斗应用和数字丝路建设等领域。线上同步举办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开设有新一代信息技术、5G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线上展厅。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举办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

②“线上+线下”能有效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深化数字科技合作

③加强数字经济领域交流合作促成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优化

④我国已实现联动发展、普惠共赢的“一带一路”发展格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下列对股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股票是一种出资凭证

②所有的股份制企业都可以发行股票

③股票代表的是出资人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

④股票所代表的所有权就是指收益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
A . 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B . 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D . 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2016年我国“房市”再次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仅从文化层面来说,有人认为:我们是儒文化、农耕文化,重视不动产,“成家立业”,“成家”必有房,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房地产的特殊情结;不仅中国,凡儒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房价都普遍偏高。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抑制房价上涨的根本措施

④文化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016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统一部署,深入打击“涉黑、涉黄”等犯罪活动,专项整治取得成效。我国之所以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因为(    )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

③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李克强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指出:“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都应该加大公开的力度,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政务公开实质上也是要让政府的权力受到监督,这样也有利于政府提高效率。”这表明(  )

①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②政府的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公信力不断提高

④政务公开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的要求和体现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200951,我国企业国有资产法正式实施。某企业为宣传该法所设计的黑板报中应该出现的观点是

①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保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该法有利于国有经济的不断壮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③国有经济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④该法的实施对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我国的法治建设要尊重人民实践创造,遵从法治规律,从法律制度建构层面,对管人管权管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长远解决方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材料二:我国探索依法治国取得了不少经验。通过制定《合同法》、酒驾新规等,使人们从开始的不相信,到观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遵守,以法律约束公民的行为。政府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权力的边界,提高权力运行的“光照度”,规范权力运作。党员干部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探讨我国应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三: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法治国家才能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法治建设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制,让人民参与和监督, “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

3)联系材料三,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你对“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对依法治国作用的理解。

4)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推动作用。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过去企业遇到问题“不找市场,找市长”,而今企业遇到问题“不找市长,找市场”。这表明(  )

①政府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②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③我国市场经济有了发展 ④企业与市长脱离了关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加大财政支出,积极发挥财政作用,推进养老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3.1%和17.7%,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工程660万套,上千万住房困难群众乔迁新居,加强民航、水运、信息、邮政网络建设,铁路、高速公路运营里程均超过10万公里,注重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为长远发展铺路搭桥。

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中国家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得到了长足发展,居民文化消费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稳健状态,文化消费已日渐成为我国整个消费市场的诸多合力中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GDP增长的重要一级。

  材料二   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专重感官刺激、渲染色情暴力……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中呈抬头之势,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针对这些现象,专家们表示,媒体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体环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8分)

2)请你就如何引导我国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6分)

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中小企业破产时指出:政府的主要责任并不是拯救破产,而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如何去规范破产。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  )

A.以人为本,逐步改变政府的性质     B.转变职能,正确发挥自身的作用

C.尊重市场,弱化行政管理职能       D.加强管理,弱化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会议确定,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各项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  

①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③实施结构性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④下调银行利率,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村民王某参加了本村以“阳光理财、民主议事、群众公决”为主要内容的“两公开一会审”会议。这表明村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我国某出口外向型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30元/件,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按6美元/件的价格出售商品。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其他条件不变,为使单位商品保持相同的利润(利润=价格一成本),该企业要将成本控制在(  

A.24.6元/件      B.26.4元/件

C.25.8元/件      D.28.5元/件

 “我们今日所唾弃的谬误,很久以前却是真理。”美国诗人惠蒂尔的名言表明( )

A.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认识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

D.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是科技发展不平衡,一些核心和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为50%-60%,而先进国家是30%。这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

A.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B.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D.把握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丝绸之路经济带” 战略构想提出后 国内沿线省区和中亚沿线国家乃至欧洲国家 都借机重新规划 ,联合打造 推荐新的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这有利于   

①丰富消费对象,创造市场需求

②降低旅游成本,增加消费需求

③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国际分工

④整合共享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此,下列措施符合当前经济政策及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企业税负减轻→企业投资规模扩大→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②落实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③科学调控货币供应量→保持合理流动性→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实现经济平稳运行
④下调企业所得税起征点→财政收入增加→经济调控能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