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D.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下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 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包含有硫元素 D. 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l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甲所示;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由图甲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若只考虑顶生与腋生一对相对性状,则图乙所示的两种交配方式可以互称为正交和反交 |
| B. | 图甲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F2全部个体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
| C. | 由图乙可以判定花腋生是显性性状 |
| D. | 图乙豌豆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作去雄处理 |
12.下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则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和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B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而T细胞是通过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作用的
C.产生的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可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D.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能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D.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最终为图中的组织
如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生态农业模式,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
B.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等生态学原理
C.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甘薯→奶牛
D.甘薯藤青贮的目的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该信号称为()
A. 静息电位 B. 反射 C. 神经冲动 D. 反射弧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原理及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是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 试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C. 制片时用15%盐酸和95%酒精混合液(1:1)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散开
D. 试验中酒精的目的是冲洗掉盐酸,有利于染色
根据表格内容分析,丙氨酸的密码子是()
双链DNA Ⅰ G
Ⅱ A
信使RNA A
转运RNA C
氨基酸 丙氨酸
A.CGA B. CGU C. GCA D. CGT
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A. 加速兴奋的传递 B.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减缓兴奋的传递 D.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0.25kg要吃2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kg要吃1000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A.0.05% B.0.5%
C.0.25% D.0.025%
如图表示反射弧及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横线上填名称)
(1)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 .在兴奋区和相邻的未兴奋区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从而形成 .
(2)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是由A图中的[ ] 所决定的.即在C图中,信号只能从甲传到乙,而不能由乙传到甲;其原因是 .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
(3)结构甲以释放某种物质来传递信息,这种物质的释放与 (细胞器)密切相关;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物质立即被分解.若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物质的分解,则该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调节物只存在于血浆中
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
B. 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酶切点出现的概率越大
C.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D. 反转录法合成的目的基因不具有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