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元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d表示 ;用b刺激骨骼肌, (“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2)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正常时,分别用a、b刺激神经和骨骼肌,会引起骨骼肌收缩.某同学用a刺激神经,发现骨骼肌不收缩.到底是传出神经元受损、d部位受损还是骨骼肌受损导致骨骼肌不收缩呢?为探究骨骼肌不收缩的原因,该同学利用图中的反射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注:只考虑一个部位受损)请预测现象及结论.
第一步:用a刺激神经,观察c的电位变化和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 ,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
如果 ,则要继续往下做实验.
第二步:用b刺激骨骼肌,观察骨骼肌是否收缩.
如果 ,则说明 部位d受损;
如果 ,则说明骨骼肌受损.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
A.④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②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西瓜汁和梨汁比较,适宜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 。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 CaCO3的作用是 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
(3)生物实验中常用 试剂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应____取样。
(5)现有三支试管A、B、C,向试管A、c内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试管B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最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回答下列问题:
(a)试管A和B对照,说明酶具有 。
(b)试管A和C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 。
(c)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加热方式为 。
(d)A、B、C试管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
亮氨酸的R基为—C4H9,缬氨酸的R基为—C3H7,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原子个数的比为
A.11∶24 B.9∶18 C.11∶22 D.10∶22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 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
| B. | 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 C.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能自由组合 |
| D. | 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
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
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
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
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
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
B.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
C. 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D. 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
17、下列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 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中的鲫鱼 B. 一个水库中所有的鱼
C. 同一块草地中所有的环毛蚓 D. 一片森林中所有生物的总和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 松毛虫繁殖力强 B. 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C. 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 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 )
①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都是基因突变
②某植物经X射线处理后未出现新的性状,则没有新基因产生
③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④转基因技本能让A物种表达出B物种的某优良性状
⑤通过杂交育种能培养出具有杂种优势的新品种
⑥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一定获得纯合体.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经检测发现一个毛霉细胞中的RNA比一个青霉细胞中的RNA多,最有可能是( )
A.DNA的含量毛霉比青霉多
B.DNA的含量青霉比毛霉多
C.合成的蛋白质毛霉比青霉多
D.合成的蛋白质青霉比毛霉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A.2个 B.4个 C.3个 D.5个
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B.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
C.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失
对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
B. 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
C. 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
D. 叶黄素排在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蚕豆黄病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下图是该病的某家系遗传系谱,检测得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用E或e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B.III2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III3的基因型可能是XEXe
D.测定G-6-PD可初步诊断是否患该病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 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
B. 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C.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
D. 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
下图为哺乳动物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经过体外细胞培养即可形成细胞株
B.组织胺能使①通透性增大,从而导致⑤中液体减少
C.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③中,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
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④
正确叙述一个种群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全部昆虫 B.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
C.一口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D.一口池塘中的全部水生植物
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
A. DNA一条链上的3个相邻碱基
B. 核糖体RNA上的3个相邻碱基
C. 转运RNA上一端的3个相邻碱基
D. 信使RNA上决定一种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