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种群特征概念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种群的c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C.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a特征,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②诱导细胞融合的生物因素是 ,细胞融合后还需要用 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2)经过③过程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D细胞,过程3包括 和 等.
(3)培养D细胞时培养液的配方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除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之外,还要含有 ,培养过程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目的是 .
(4)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 .在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让其融合后培养的D细胞具有 、 的特性.
下列哪项基因工程对人类有益无害
A、将抗病毒的干扰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批量生产干扰素
B、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的致病菌
C、将某种生物毒素的基因与流感病毒基因拼接
D、将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可引起某种动物染病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在该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是 ( )。
A.DNA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B.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
C. 不含DNA的生物,RNA是其遗传物质
D. 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如下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B.若X是DNA一条链,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RNA聚合酶
C.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D.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聚合酶
除杂交选育新品种之外,杂交的另一个结果是( )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
C.纯种
D.杂种表现的优势
下表是某种植物种子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萌发,测得的气体量的变化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2释放量 O2吸收量
甲 12 0
乙 8 6
丙 10 10
A. 在甲条件下进行产生CO2和乳酸的无氧呼吸
B. 在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于无氧呼吸
C. 在丙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
D. 在乙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结合题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肯德基的广告中称其养的45天就能出栏的白羽鸡是“不用激素(促进生长的激素),不乱用药(抗生素类药物)”的,已知鸡在自然情况下存活曲线是对角线型,关于这则广告的推理合理的是()
A. 假如广告真实,则这种鸡体内的主要激素的浓度与生长期90天的鸡基本相同
B. 因为养鸡场的鸡的密度过大,所以必须要用药提高鸡的免疫力
C. 假如广告虚假,则饲养时可能在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
D. 饲养用药的目的是使养鸡场的鸡的存活曲线成为凸型
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 )
A.基因突变频率高
B.产生新基因组合机会多
C.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渐建立了遗传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A与T、G与C配对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C.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传递规律并推测其在染色体上
D.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个抗倒伏,但易感染锈病;另一个易倒伏,但能抗锈病.让它们进行杂交,在F2中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原因是( )
| A. | F1雌雄配子之间的自由组合 |
| B. | 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
| C. | F2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
| D. | 亲本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 |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通过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_______ 。
(2)当人体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升高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______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_______模式调节分泌量。胰岛素降血糖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冷刺激能通过丙模式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___细胞,使其产热增加。
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是方式是 。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 酶,B是 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 ,进行的时间为 。
(4)乙图中,7是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 原则。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B.细胞凋亡就是细胞坏死
C.细胞凋亡导致细胞死亡,因而对生物体是有害的
D.细胞凋亡不受基因控制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RNA是遗传物质 D. DNA是遗传物质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成分(mmol/L) | Na+ | K+ | Ca2+ | Mg2+ | Cl- | 有机酸 | 蛋白质 | |
① | ② | 142 | 5.0 | 2.5 | 1.5 | 103.3 | 6.0 | 16.0 |
③ | 147 | 4.0 | 1.25 | 1.0 | 114.0 | 7.5 | 1.0 | |
④ | 10 | 140 | 2.5 | 10.35 | 25 | - | 47 |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以下关于导致ab段和be段变化的相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时体温的变化
B. 口渴和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含量的变化
C. 在寒冷的室外和进入温暖室内时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
D. 饭后和饥饿时胰髙血糖素的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