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
A.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ek
B.b由入射光决定,与所用材料无关
C.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eb
D.若更换材料再实验,得到的图线的k和b都要改变
如图所示,A、B、C是相同的白炽灯,L是自感系数很大、电阻很小的自感线圈.现将S闭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B、C灯同时亮,A灯后亮
B. A、B、C灯同时亮,然后A灯逐渐变暗,最后熄灭
C. A灯一直不亮,只有B灯和C灯亮
D. A、B、C灯同时亮,并且亮暗没有变化
如图所示,A、P、M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AP<AM。A处有一正点电荷,P、M两点处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P、EM,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且方向相同
B.,且方向相同
C.,且方向不同
D.,且方向不同
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一束由红蓝两色组成的复色光,以一定的角度θ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变成两束光a和b,在光屏上形成两个彩色亮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a光是蓝色光 | B. | a光的波长大 |
| C. | 三棱镜对b光的折射率小 | D. | 若增大θ,b光先消失 |
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磷离子P+和P3+,经电压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P+在磁场中转过θ=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P3+( )
A.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1∶1
B.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
C.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1∶2
D.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1∶3
下图为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的结果,则结果应为L= cm。
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
、
.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已知甲、乙两个振子质量相等,则
A.甲、乙两振子的振幅分别为2 cm、1 cm
B.甲、乙两个振子的频率比为1:2
C.前2秒内甲、乙两振子的加速度均为正值
D.第2秒末甲的速度最大,乙的加速度最大
滑块a、b沿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发生碰撞;碰撞后两者粘在一起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光滑路段进入粗糙路段。两者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求:
(1)滑块a、b的质量之比;
(2)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滑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因碰撞而损失的机械能之比。
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都由一细管连通( 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1,和m2,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寨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虹于平衡狀态时,两话活塞位于同一高度 (已知m1=2m, m2=2m)
①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T0 )。
②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T0缓慢上升到 1.25 T0,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
活塞做了多少功?(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液体在溶解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a)图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a)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 (b),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从图(b)可以测出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2)在以下选项中,__________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P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OM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如图所示,一玻璃砖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为截面的直径,
是
上的一点,且与
点的距离
(
为半圆形截面的半径)。一束与玻璃砖横截面平行的白光由
点沿垂直于
的方向射入玻璃砖,从玻璃砖的圆弧面射出后,在光屏
上得到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如果保持入射光线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而使玻璃砖沿
向上或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小于
,则 ( )
A. 向下移动时,屏上红光最先消失
B. 向下移动时,屏上紫光最先消失
C. 向上移动时,屏上红光最先消失
D. 向上移动时,屏上紫光最先消失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轨道,外圆光滑内圆粗糙。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0.5米,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过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B时速度为0,则小球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B.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B时速度大小为0,则v0为
C.若要小球不挤压内轨,则v0可能为6m/s
D.若小球开始运动时初动能为1.6J,则足够长时间后小球的机械能为1J
如图所示是做光电效应实验的装置简图。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内,K为阴极(用金属铯制成,发生光电效应的逸出功为1.9eV),A为阳极。在a、b间不接任何电源,用频率为(高于铯的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会发现电流表指针有偏转。这时,若在a、b间接入直流电源,a接正极,b接负极,并使a、b间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2.1V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则a、b间未接直流电源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 (填上或下),从阴极K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 J;
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是( )
A.,a随时间减小 B.
,a恒定
C.,a随时间减小 D. 无法确定
比值定义法是定义物理量的一种方法,所定义的物理量只与两者比值有关,与单个物理量的大小无关.下列各物理量中不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 )
A. B.
C.
D.
小铁块置于长木板右端,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时使二者获得等大反向的初速度开始运动,经过时间
铁块在木块上停止滑动,二者相对静止,此时与开始运动的位置相比较,图中哪一幅反映了可能发生的情况( )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在水下距离水面H = m处放一个强点光源,则可在水面见到一个圆形透光面,求这个圆形透光面的半径R。若水面上见到的透光面正在减小,问这个光源正在上浮还是下沉?
如图所示,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点,开始时细杆处于水平位置,释放后让它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和位置Ⅱ时,顺着磁场方向看去,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分别为( )
A. 逆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
C. 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 D. 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