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一粒钢球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然后陷入泥潭中,若将它在空中下落的过程称为过程Ⅰ,进入泥潭直到停止的过程称为过程Ⅱ,那么  (     )

A.在过程Ⅰ中,钢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B.在过程Ⅱ中,钢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大于在过程Ⅰ和Ⅱ中重力的冲量大小

C.在过程Ⅱ中,钢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小等于在过程Ⅰ中重力的冲量大小

D.在整个过程中.钢球所受合外力的总冲量为零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某研究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AOF=30°,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则:                                   

1)若OP3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                                     

2)图中P3P4两位置哪一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                                               

3)若某种液体的折射率为n=2.5,可以用此仪器进行测量吗?                                    

                                                                                                        

                                                                                                                                       

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现电流磁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特斯拉

B.安培提出了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

C.奥斯特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出电场

D.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如图所示图象中不属于交流电的有(  )

A B  C       D

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v0O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感强度为B,以yx轴正向作为左、下边界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粒子飞出磁场区后,从b处穿过x轴,速度方向与x轴正向夹角为30°。如图所示,重力忽略不计。

试求:⑴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⑵粒子从O进入磁场区到达b点所经历的时间.

如图所示,一个活塞将绝热容器分成AB两部分,用控制栓K固定活塞。保持A体积不变,给电热丝通电,则此过程中气体A的内能        ,温度         ;拔出控制栓K,活塞将向右移动压缩气体B,则气体B的内能        

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不考虑分子间的势能,则(        

A.氧气的内能较大                     B.氢气的内能较大  

C.两者内能相等                       D.氢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框,线框的匝数为N,电阻为R。线框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以角速度做匀速转动。求:

    1)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

两个带电荷量分别为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L,下列选项所给的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个电荷连线上某点的场强大小Ex关系的是(   

A       B      C        D

一个未知电阻Rx,阻值大约为10kΩ~20kΩ,为了较为准确地测定其电阻值,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3k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15kΩ

电流表A1(量程200μA、内阻约为100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

电源E(电动势为3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Ω

开关S

1)在实验中电压表选      ,电流表选      .(填V1V2A1A2

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3)测得电阻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 偏小”、相等

如图所示,空间同一平面上有ABC三点,AB=5 mBC=4 mAC=3 mAC两点处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振动频率为1360 Hz,波速为340 m/s,则BC连线上振动减弱的位置有(  )处。

A4      B6      C8       D9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与观察者发生相对运动时,声波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光波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

B.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大的光波,越容易绕过去

C.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光的干涉的应用

D.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υ-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一直在减小

B.04s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一直在增大

C.在第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此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在第4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此后它们距离缩小

 如图所示,某种折射率较大的透光物质制成直角三棱镜ABC,在垂直于AC面的直线MN上插两枚大头针P1P2,在AB面的左侧通过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先后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P1P2的像,记下P3P4和三棱镜的位置,移去大头针和三棱镜,过P3P4作直线与AB面交于D,量出该直线与AB面的夹角为370,则透光物质的折射率n =           .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滑板B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C到滑板左端的距离L=0.5m,这段滑板与木块A(可视为质点)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而弹簧自由端C到弹簧固定端D所对应的滑板上表面光滑.小木块A以速度v0=10m/s由滑板B左端开始沿滑板B表面向右运动.已知木块A的质量m=1kgg10m/s2.求:

1)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木块A的速度;

2)木块A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其中某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 0.397 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

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

电压表(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为2A

开关,导线若干.某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0.10

0.30

0.70

1.00

1.50

1.70

2.30

I/A

0.020

0.060

0.160

0.220

0.340

0.460

0.520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甲和乙中的图 甲 (选填

3)如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经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上图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经标出了与测量数据相对应的四个点,请在下图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X= 4.5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 C (填选项前的序号)

A1×102Ω•mB1×103Ω•mC1×106Ω•mD1×108Ω•m

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都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CD (有多个正确选项).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

D、用UI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

红、黄、绿三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到达某介质和空气的界面时,若黄光恰好发生全反射,

A.绿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B.红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三种单色光相比,红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率最小

D.红光在介质中的波长比它在空气中的波长长

AB两列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t = 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A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B波出现图中虚线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   

A41 B21 C43D11

如图所示,一斜面ABCD倾角为α=30°,斜面上放置一物块,开始处于静止,现对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顶边AB的水平推力F,物块恰好可以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它运动的路径EF跟斜面顶边AB间的夹角为β=60°,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直角玻璃三棱镜的界面AB上,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1.414,这条光线从BC边射出棱镜后的光线与界面BC的夹角为

     A. 90 º         B. 60 º             C. 30º              D. 45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