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某物体正好能沿着斜面匀速下滑,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C、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滑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其中,弹簧两端分别与静止的滑块N和挡板P相连接,弹簧与挡板P的质量均不计;滑块M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它与挡板P碰撞(不粘连)后开始压缩弹簧,最后,滑块N以速度V0向右运动。在此过程中:(    

AM的速度等于0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BMN具有相同的速度时,两滑块动能之和最小。

CM的速度为V0/2时,弹簧的长度最长。

DM的速度为V0/2时,弹簧的长度最短。

发电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U1,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通过导线的电流为I,学校得到的电压为U2.则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可表示为:( 

       A                   B        CIU1                            DI(U1U2)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

A.逸出功与ν有关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C.当ν<ν0,会逸出光电子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矩形线圈的周期为T,转轴O1O2垂直于磁场方向,线圈电阻为2Ω。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线圈转过60°时的感应电流为1A。那么

A.线圈消耗的电功率为4W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2A

C.任意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4cos

D. 任意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φ=sin

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如图所示,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

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和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中,所需的实验器材已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1)将线圈A插入线圈B中,闭合开关的瞬间,线圈B中感应电流与线圈A中电流的绕行方向  (填相同相反).

2)(多选)某同学设想使一线圈中电流逆时针流动,另一线圈中感应电流顺时针流动,可行的实验操作是  

A)抽出线圈L1             B)插入软铁棒

C)使变阻器滑片P左移     D)断开开关.

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从振子经过某一位置P开始计时,则(    ) 

A.当振子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一个周期

B.当振子再次经过P时,经过的时间一定是半周期

C.当振子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一定又到达位置P 

D.一定还有另一个位置跟位置P有相同的位移

在变电所,经常要用交流电表去检测电网上的强电流,使用的仪器是电流互感器,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2W"的字样,现要描绘这个灯泡的U-I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约为10k    B.电压表 (0~l0V,内阻约为20k

C.电流表(0~0.3A,内阻约为1)        D.电流表 (0~0.6A,内阻约为0.4)

E.滑动变阻器 (l02A)                F.学生电源 (直流6V),电键、导线若干

(1)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只填字母代号)

(2)实验时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测量电压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在所给的方框中画出此实验的电路图,并将下图中实物连接成满足实验要求的测量电路。(图中电源、电表的左侧接线柱为正)

 

3)某同学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画出了该小灯泡的U-I图线(如图所示),若用电动势为4V、内阻为10的电源给该小灯泡供电,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        W.(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在两个固定的异种点电荷Q1Q2的连线上有AB两点,将一带负电的点电荷qA静止释放,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可能

A.先加速运动再减速运动

B.加速度一直增大

C.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在B点电势能比在A点的电势能小

一足够大的水池内盛有某种透明液体,液体的深度为H,在水池的底部中央放一点光源,其中一条光线以30°入射角射到液体与空气的界面上,它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105°,如图所示.求:

1)这种液体的折射率;

2)液体表面亮斑的面积.

压缩喷雾器结构如下图所示,A的总容积7.5升,内装药液6.0升,关闭开关K,用打气筒B每次打入1个大气压的空气250立方厘米,要使药液上方空气压强达到4个大气压,应打多少次气?打气后打开K可喷射药液,最多可喷出多少升?(温度不变)

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在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用电器件Z的导电规律时,利用如图610甲所示的分压电路测得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U/V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

                                                              图610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用电器件Z可能属于上述哪类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用电器件Z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的读数为1.8 A,电池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不计,电阻R的电功率为______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地面高H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上后又陷入泥潭中,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到达距地面深度为hB点速度减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小球下落的整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小球的机械能减少了mgH+h

B.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为mgh

C.小球所受阻力的冲量大于m

D.小球动量的改变量等于所受阻力的冲量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1)若要使发生光电效应的电子不能到达A极,则电源的a极应为    极(选填正、负)

(2)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k极,没有发生光电效应,用频率大于ν的光照射k极,则立即发生了光电效应;此实验说明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                        

(3)若kA加上反向电压U,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     (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A.   B.   C.U=2hν﹣W    D.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直立木板,木板上端固定一定滑轮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系在弹簧秤上,弹簧秤固定在小车上, 若小车突然由静止向右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秤读数变大

B.弹簧秤读数变小

C.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D.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真空中有一带电荷量为的场源电荷A,另一带电荷量为的检验电荷B固定在与A相距处,如图所示。已知静电力常量。求:

(1)B所受的静电力;

(2)B所在位置的场强

(3)B撤去后,原来B所在位置的场强如何变化。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