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计算用电量时,常用的单位是,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3.6×103kw×h      B1=3.6×106J

C是电功率的单位     D是电流的单位

(单选)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M(m∶M1∶2)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2, 则x1∶x2等于 (  )

A. 1∶1       B. 1∶2

C. 2∶1              D. 2∶3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a)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细管B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该同学在某一恒定的大气压下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对B管进行温度刻度,测量获得的数据及B管上的温度刻度如下表所示:

环境温度t()

27

0

27

54

81

100

汞柱高x(cm)

25.8

20.4

15

9.6

4.2

0.4

温度刻度t()

27

0

27

54

81

100

该同学将上表中环境温度t()和汞柱高x(cm)的数据输入图形计算器,绘制出x-T图像,如图(b)所示,请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

1)写出汞柱高x随环境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

2)推断出当时的大气压强值p0_______cmHg

3)由于大气压要随季节和天气变化,所以用这种测温装置来测量温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若有一次测量时大气压强p0′比上述大气压p0低了1 cmHg,那么此次测量的温度测量值与其实际的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的,测量值与真实值差_______℃。

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   

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

B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

D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如图所示,面积为S的矩形线圈共N匝,线圈总电阻为R,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以竖直线OO为轴,以角速度ω匀速旋转,图示位置C与纸面共面,位置A与位置C45°角。线圈从位置A转过90°到达位置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电动势为NBSω

B.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量q

C.在此转动过程中,外界对线圈做的总功大于

D.在此转动过程中,电流方向会发生改变

如图9所示,实线为t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t0.1s时刻的波形,求:

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

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

3)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为一列简谐波在t = o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是 t = 0.2 s后它的波形图线.

(1) 、这列波可能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2)若波向左传播,当 6 T < t < 7 T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C、托马斯·扬成功地完成了光的干涉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D、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如图所示,匝数为n的正方形线圈abcd的电阻为r,线圈外接电阻R,理想电压表与电阻R并联。线圈ab边和cd边的中点连线,恰好位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的边界上。线圈绕为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电压表的示数为U,求:

       1)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2)线圈从图示位置转到90º位置时,电阻R的瞬时功率;

       3)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

如图所示,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先后以速度v1v2匀速把一矩形线圈拉出有界匀强磁场区域,v1=3v2.在先后两种情况下(  )

A.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1I2=13

B.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I1I2=31

C.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lQ2=31

D.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lQ2=11

质量m=4kg的物体A,在与水平成30°角的推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已知F=5N,作用时间t=3s,则力F的冲量I1= 15 N•s,地面对A的支持力的冲量I2= 127.5 N•sA受的合外力冲量I2= 0 N•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B.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吸收强度就不同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它是非晶体

D.理想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则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如图所示,长度均为L的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OO′为两金属板中心处正对的两个小孔,两平行金属板接有电压恒为U的电源.紧靠右金属板右侧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MQPN的左下半空间有匀强磁场,MN与右金属板重合.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重力不计)从O点以可忽略的初速度进入金属板间的电场,经加速后再进入磁场区,恰好垂直MP而离开磁场区.试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带电粒子从O点进入电场到最后从MP离开磁场的时间t

一台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动势e=2202sin100πt(V),由于超负荷使得电枢转速降低了1/10,这时的电动势是(      

A. e=2202sin100πt(V)          B. e=2202sin90πt(V)

C. e=1982sin100πt(V)          D. e=1982sin90πt(V)

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如图所示,则

A.在AC时刻线圈平面和磁场垂直

B.在BD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C.从A时刻到B时刻线圈转动的角度为90°

D.若从O时刻到D时刻经历的时间为0.02s,则该交变电流在1.0s的时间内方向会改变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里夫妇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

C.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D.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

E.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

F.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在t时间内运动了S的路程”,仅凭这段描述,你只能得到(                                                                            

 A、初速度              B、平均速度        C、末速度            D、加速度

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的坐标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1)若每间隔最小时间0.4s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

2)若P点经0.4s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3)若P点经0.4s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99.9s.则

①该摆摆长为_______cm,周期为        s

②(单选题)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