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发电装置,如图所示.在磁极和圆柱状铁芯之间形成的两磁场区域的圆心角α均为π.磁场均沿半径方向.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abcd的边长ab=cd=l、bc=ad=2l.线圈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匀速转动,bc和ad边同时进入磁场.在磁场中.两条边所经过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始终与两边的运动方向垂直.线圈的总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求:
(1)线圈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m;
(2)线圈切割磁感线时,bc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3)外接电阻上电流的有效值I.
如图所示,由电源、小灯泡、金属电阻丝、开关组成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正常发光,若用酒精灯加热电阻丝时,发现小灯泡亮度变暗,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小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
B.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C. 电阻丝的电阻率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D. 电源的电压随温度发生了变化
大小分别为30N和25N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
A.5N B.10N C.45N D.60N
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开始对接前,“天宫一号”在高轨道,“神舟十号”飞船在低轨道各自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1和h2(设地球半径为),“天宫一号”运行周期约90分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跟“神舟十号”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天宫一号”跟“神舟十号”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C.在“天宫一号”工作的宇航员因受到平衡力而在其中悬浮或静止
D.“天宫一号”的线速度大于7.9km/s
![]() |
如图,长方形线框 abcd 通有电流I,放在直线电流I′附近,线框与直线电流共面,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线圈四条边都受安培力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向右
B.ad和bc边都受安培力作用,它们的合力方向向左
C.ab和dc边所受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线圈四条边都受安培力作用,它们的合力为零
利用图1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
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然后
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乙中
手轮上的示数 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 mm.
若将红色滤光片换成绿色滤光片,其它条件不变,则相邻亮纹的间距△x__________
(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 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
B.这列波的周期为1 s
C.此时x=4 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
D.此时x=4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
下列各图中,正确描绘两个等量正电荷电场线的是( )
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理想气体的分子速率分布应该是:__________
A.每个分子速率都相等
B.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速率分布遵循两头多,中间少的规律
C.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但在不同速率范围内,分子数的分布是均匀的
D.每个分子速率一般都不相等,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少.
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已知甲乙两个振子质量相等,则( )
A. 甲乙两振子的振幅分别为2cm、1cm
B. 甲、乙两个振子的相位差总为π
C. 前2秒内甲乙两振子的加速度均为正值
D. 第2秒末甲的速度最大,乙的加速度最大
把一正方形金属线框从匀强磁场中匀速拉出,如图所示。第一次匀速拉出的速率是 v ,第二次匀速拉出的速率是 2 v ,其它条件不变,则前后两次拉力功率之比是 ,线框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
关于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穿过电路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B. 电路中磁通量的改变量越大,感应电动势就越大
C. 电路中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 若电路中某时刻磁通量为零,则该时刻感应电流一定为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
H→
C+
He是α衰变 B.
H+
H→
He+γ是核聚变
C.U→
Th+
He是核裂变 D.
He+
Al→
P+
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① H+
C―→
N
② H+
N―→
C+X
(1)写出原子核X的元素符号、质量数和核电荷数;
(2)已知原子核H、
C、
N的质量分别为mH=1.0078u、mC=12.0000u、mN=13.0057u,1u相当于931MeV。试求每发生一次上述聚变反应①所释放的核能;(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用上述辐射中产生的波长为λ=4×10-7m的单色光去照射逸出功为W=3.0×10-19J金属材料铯时,通过计算判断能否产生光电效应?若能,试求出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c=3×108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v2.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
A. 向下,m(v1﹣v2) B. 向下,m(v1+v2) C. 向上,m(v1﹣v2) D. 向上,m(v1+v2)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的实验中,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数出轮廓内的方格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再根据方格的边长求出油膜的面积S。
B.将一滴酒精油酸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
C.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用痱子粉或石膏粉均匀地洒在水面上。
D.用公式d=V/S求出薄膜厚度,即油酸分子的大小。
E.用注射器或滴管将事先配置好的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量筒内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根据酒精油酸溶液的浓度,算出一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
①(3分)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②(9分)若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溶液中含有6 mL油酸,用注射器量得1 mL上述溶液中有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盖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0 mm.。则油酸膜的面积是S=_____ _ m2 。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V=___ m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d=_____ m。(取一位有效数字)
在张紧的绳子上挂了 a、b、c、d 四个单摆,摆长关系为Lc > Lb = Ld > La,如图所示,先让 d 摆动起来(摆角不超过10°,d 摆球的质量远大于其它摆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摆发生振动其余摆均不动
B.所有的摆均以的周期振动
C.所有的摆均以相同摆角振动
D.a、b、c中b摆振动幅度最大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PQ,相距L=0.50m,导轨左端接一电阻 R=0.20Ω,磁感应强度B=0.40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导体棒ac垂直导轨放在导轨上,并能无摩擦地沿导轨滑动,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当ac棒以v=4.0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滑动时,求:
(1)ac棒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3)维持ac棒做匀速运动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
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标枪靠惯性向远处运动
B.完全失重时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球由静止释放后加速下落,说明力改变了惯性
D.物体沿水平面滑动,速度越大滑行的时间越长,说明速度大惯性就大
如下图所示为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电路图,L1、L2、L3、L4为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在A、B两点间加上交变电压U1时,四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若C、D两点间的电压为U2,则U1:U2为( )
A.1:1 B.2:1
C.3:1 D.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