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在完全透明的水下某深处,放一点光源,在水面上可见到一个圆形的透光圆面,若透光圆面的半径匀速增大,则光源正( )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 D.匀速下降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b相距1.05m,已知a达到最大位移时,b恰好在平衡位置,若波的频率是200Hz,则波速可能是 ( )
A.150m/s B.140m/s C.280m/s D.420m/s
下图是做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实验的器材及示意图。
(1)在图中用实线代替导线把它们连成实验电路。
(2)由哪些操作可以使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在开关闭合的瞬间,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则保持开关闭合,当螺线管A向上拔出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_______偏转(“左”、“右” )。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环和条形磁铁都可以绕水平的中心轴OO′自由转动,开始时磁铁和圆环都静止在竖直平面内,若条形磁铁突然绕OO′轴,N极向纸里,S极向纸外转动,在此过程中,圆环将( )
A. 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上端向里、下端向外随磁铁转动
B. 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上端向外,下端向里转动
C. 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并不转动
D. 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圆环并不转动
图甲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Q、P是波上的质点,图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过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B.经过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如图6所示,电源输入电压不变,要使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A.将R上的滑片向上移动 B.将R上的滑片向下移动
C.将电键S掷向1 D.将电键S掷向2
如图是自动调温式电熨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时上下触点是接触的
B. 双金属片温度升高时,上金属片形变较大,双金属片将向下弯曲
C. 原来温度控制在80℃断开电源,现要求60℃断开电源,应使调温旋钮下调一些
D. 由熨烫丝绸衣物状态转化为熨烫棉麻衣物状态,应使调温旋钮下移一些
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___________mm;用游标卡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铅笔的长度是_ _cm。
![]() |
见下图,AB、CD为两根轻质杆,A,B两点用铰链连接,悬挂的物体重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AC杆受到向内的压力 B. AC杆受到垂直于杆的拉力
C. BC杆受到向内的压力 D. BC杆受到垂直于杆的拉力
如图表示一交变电流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5A B.5A C.2
A D.3.5A
如图所示,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初速度不计)经电压加速后,从一对金属板Y和
正中间平行金属板射入,电子束穿过两板空隙后最终垂直打在荧光屏上的O点。若现在用一输出电压为
的稳压电源与金属板
连接,在
间产生匀强电场,使得电子束发生偏转。若取电子质量为
,
两板间距
,板长
,板的末端到荧光屏的距离
,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不考虑重力的影响,试回答以下问题:
(1)电子束射入金属板时速度为多大?
(2)加上电压后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为多少?
(3)如果两金属板间的距离
可以随意调节(保证电子束仍从两板正中间射入),其它条件都不变,试求电子束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距离的取值范围。
如图3所示,当A振动起来后,通过水平挂绳迫使B、C振动,振动稳定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三个单摆的周期均相同;
B.B、C是受迫振动;
C.C的振幅比B大;
D.A、B、C三个振幅均相等。
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
C.t=0时x=1.4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各质点在0.03s内随波迁移0.9m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半径为R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侧靠墙角,右侧靠一质量为M2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的正上方h高处从静止开始落下,与圆弧槽相切自A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小球离开C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D. 槽将不会再次与墙接触
如图所示,ABCD为竖立放在场强为E=104 V/m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BCD部分是半径为R的半圆环,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A为水平轨道上的一点,而且AB=R=0.2 m.把一质量m=0.1 kg、带电量q=10-4C的小球,放在水平轨道的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后,在轨道的内侧运动.(g取10 m/s2)求:
(1)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2)若让小球安全通过D点,开始释放点离B点至少多远?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弹簧上,与弹簧一起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A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体重力的1.5倍,则:
(1)弹簧对物体的最小弹力是多大?
(2)要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不能超过多大?
点光源照射一个障碍物,在屏上所成的阴影的边缘部分模糊不清,产生的原因是 (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干涉 D.光的衍射
质量为,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碰撞属于( )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的 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的
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