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下册试题

如图所示表示两列想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波速和波长分别为1m/s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后,B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10cm

 

B

从图示的时刻起经0.25s后,A处质点的位移为0

 

C

图示时刻C处和D处的两个质点均处在平衡位置且正在向波峰运动

 

D

图示时刻AB两处质点的数值高度差为20cm

闭合金属圆环固定在方向垂直环面向里的磁场中,设磁感应强度B向里为正,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分别如以下四个图所示,则能使环在0t1期间产生恒定电流的是(                                                  

A       B    

C   D

                                                                                                                                    

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是相互联系的,许多物理学家为探寻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以下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完善了电与磁现象的内在联系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联系

C.法拉第提出了场的概念,并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

D.伏特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定性地给出了电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关系

我国已成功研制出一种磁悬浮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是在车辆底部安装电磁铁,在轨道两旁铺设一系列的铝环。当列车运行时,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相对铝环运动,列车凌空浮起,从而提高列车的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有感应电流,当列车停下时,铝环中的感应电流仍存在

B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有感应电流,当列车停下时,铝环中的感应电流消失

C当列车靠近铝环时,铝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

D当列车离开铝环时,铝环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

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是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多选,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他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mm,单摆摆长为         m

3下列振动图像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像,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如图所示,在一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导线框abcd,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为一电阻,ef为垂直于ab的一根导体杆,它可以在abcd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及线框中导线的电阻都可不计.开始时,给ef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    

  

Aef将匀速向右运动     Bef将往返运动

Cef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

Def将加速向右运动

如图,在匀强磁场中固定放置一根串接一电阻R的直角形金属导轨aob(在纸面内),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另有两根金属导轨cd分别平行于oaob放置。保持导轨之间接触良好,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现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以速度v移动d,使它与ob的距离增大一倍;②再以速率v移动c,使它与oa的距离减小一半;然后,再以速率2v移动c,使它回到原处;最后以速率2v移动d,使它也回到原处。设上述四个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的大小依次为Q1Q2Q3Q4,(    )

A. Q1=Q2=Q3=Q4         

B. Q1=Q2=2Q3=2Q4        

    C. 2Q1=2Q2=Q3=Q4       

D. Q1Q2=Q3Q4

 

 

 

 

 

 

 

 

如图,一块平板P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m ,其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左端放置一个物体P1 ,质量为m可看作质点。平板P2上弹簧的自由端离物体P1相距为L的部分是粗糙的,其余部分是光滑,且P1P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有一颗子弹P质量为以速度水平向右打入物体P1并留在其中,子弹打入过程时间极短。随后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子弹P打入物体P1后的共同速度v1

2)若子弹P与物体P1最终能停在平板P2的最左端,则L至少为多少?

3)试讨论动摩擦因数为μ与此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的关系

两个小木块AB中间夹着一轻质弹簧,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落地点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之比

B.木块AB的质量之比

C.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动能之比

D.弹簧对木块AB的作用力大小之比

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等于零,其速度却可能很大

B.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速度也一定越来越小

C.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较大,而加速度却可能较小

D.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却为负

如图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哪个措施可以减小由于阻力引起的误差

A.选择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B.测量纸带上两点间距离时,舍去纸带上开始时比较密集的点

C.测量纸带上两点间距离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D.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纸带

2016年是中国航空航天人非常忙碌的一年,计划将进行二十多次发射,其中长征5长征7运载火箭将相继闪亮登场。如果利用大推力“长征5号”运载火箭发射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航天器将与在轨的天宫一号实现对接。现天宫一号与载人航天器都在离地343km的近地圆轨道上运动,且所处轨道存在极其稀薄的大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为实现对接,载人飞船必须点火加速,才能追上前方的天宫一号

C.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后,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而不受重力作用

D.由于稀薄气体的阻力作用,如果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高度将逐渐变低,飞行速度将越来越大

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运动到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

A.动能减小            

B.电势能增加

C.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少      

D.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在海滨游乐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平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1)若斜坡倾角,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A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为确保人身安全,假如你是设计师,你认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应有怎样的要求?

质量为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碰撞属于(    )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

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

 


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一小型发电机的线圈共220匝,线圈面积S0.05m2,线圈转动的频率为50Hz,线圈内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如果用此发电机带动两个标有220V 11kW的电机正常工作,需在发电机的输出端ab与电机之间接一个理想变压器,电路如下图。求:

(1)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多少?

(2)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多少?

(3)与变压器原线圈串联的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如图所示为α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在许多α粒子的径迹中有一条发生了分叉,分叉后有一条细而长的径迹和一条粗而短的径迹,则

A.细而长的是α粒子的径迹       B. 粗而短的是氧核的径迹

C. 细而长的是氧核的径迹          D. 粗而短的是质子的径迹

质量为m的小球A以速度v0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对心碰撞,则碰撞后小球A的速度大小vA和小球B的速度大小vB可能为(  )

AvA=v0vB=v0    BvA=v0vB=v0

CvA=v0vB=v0    DvA=v0vB=v0

如图所示,变压器右端线圈连接的平行金属导轨置于匀强磁场中,金属棒L在导轨上以OO′为平衡位置作简谐振动,其中CC′,DD′为运动的最大位移处。那么,当金属棒L处于下述哪一位置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有最大值(    

A .CC                   B.  OO

C.  DD                D.  不在上述位置     

如图所示,有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