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高中 通用技术

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实心圆钢加工如图所示的六角螺母,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可用钢丝锯锯掉圆钢多余部分,再用锉刀修成标准六棱柱 B . 将六棱柱装夹在台虎钳上,一直顺时针攻丝到底 C . 加工螺纹孔前必须先钻一个直径稍小的光孔 D . 攻丝之后对螺纹孔口进行倒角
小明观察到学校的饮水机在没有人的时候,也会加热保温,不符合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小明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水温控制电路,其中R1用于调节水温的上限值,R2用于调节水温的下限值;IC1A、IC1B为电压比较器,当V+>V-时输出高电平,当V+<V-时输出低电平;当人体检测模块检测到人体信号时,水温控制电路能将水温控制在设定的下限值和上限值范围内,当人体检测模块检测不到人体信号时,继电器无法吸合,加热装置无法加热。请完成以下任务。

  1. (1) 热敏电阻R和人体检测模块IC3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在A .RT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检测到人体信号时IC3输出高电平;B .RT是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检测到人体信号时IC3输出低电平;C .RT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检测到人体信号时IC3输出高电平;D .RT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检测到人体信号时IC3输出低电平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2. (2) 如图b所示是三极管Vi和继电器J的底部视角图。请你帮助小明在虚线框位置中完成该部分功能电路的实物引脚的连接(连接在引脚的末端)

  3. (3) 小明正确搭接好电路通电后,对电路进行调试,调试步骤如下:

    a.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的水温调为下限值,放入RT , 如果继电器在吸合状态,将(在A .Rp2调为最大,Rp1调为最大,再把Rp1调为最小;B .Rp2调为最大,Rp1调为最小,再把Rp1调为最大;C .Rp2调为最小,Rp1调为最大,再把Rp1调为最小;D .Rp2调为最小,Rp1调为最小,再把Rp1调为最大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b.调节Rp2 , 直到继电器刚好吸合;

    c.慢慢往烧杯中加热水,将烧杯中的水温调为上限值;

    d.调节Rp1 , 直到继电器刚好释放。

  4. (4) 小明发现饮水机还需要有防干烧功能,所以用A、B两个电极式水位探头来检测饮水机内胆的最低水位,如果水位低于A探头位置时,与人体检测模块检测不到人体信号一样,继电器无法吸合,加热装置无法加热。当水位高于A探头位置和有人时,水温控制电路能将水温控制在设计的下限值和上限值范围内。请你用不超过四个2输入与非门设计虚线框位置的电路,实现上述功能。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流程的是(  )
A . B . C . D .
2017年,我国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这是我国在掌握深海进人、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对推动社会发展有若深远的影响。
如图所示的是某夹持工具结构示意图,其装配需要以下环节:①将丝杠穿过底座、钳口底座,②安装活动钳口,③拧紧钳口螺丝,④拧紧固定螺丝,⑤加入垫片并拧紧丝杠固定螺母,⑥将钳口底座装入底座。

请分析该夹持工具的结构和装配工艺,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下列装配流程中最不合理的是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A . ④→⑥→①→⑤→②→③ B . ⑥→①→⑤→②→③→④ C . ⑥→②→③→①→⑤→④ D . ④→②→③→⑥→①→⑤
  2. (2) 该夹持工具可以使用在以下情况中的(在“A .锯割时;B .划线时;C .弯折工件时;D .钻孔时”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3. (3) 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较大噪音,丝杠也会产生磨损,这体现了系统的(在“A .目的性;B .动态性;C .相关性;D .环境适应性”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为减少噪音和丝杠螺纹磨损,可在丝杠螺纹上添加(在“A .O型橡胶圈;B .弹簧垫圈;C .齿轮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4. (4) 为防止使用时丝杠固定螺母脱落,应(在“A .在丝杠固定螺母和垫片之间增加弹簧垫圈;B .在钳口底座和垫片之间增加弹簧垫圈;C .在钳口螺丝和活动钳口间增加弹簧垫圈”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5. (5) 该夹持工具的装配部件中不属于标准件的是(在“A .丝杠固定螺母;B .垫片;C .丝杠;D .固定螺丝”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3 条线

霍尔元件能转换哪两个量(  )
A . 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B . 把磁感应强度这个磁学量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C . 把力转换为电压这个电学量 D . 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如图所示是某幼儿园门口的人脸识别系统,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脸特征,与资料库中的人脸特征进行对比,确认进入人员的身份。请根据示意图和上述说明,完成下面两题。

  1. (1) 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确认进入人员的身份,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 B . 图像采集不清楚,会影响特征对比的准确性,体现了系统的相关性 C . 提取的人脸特征与资料库中的人脸特征对比不一致时,无法开门,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 D . 摄像头出现故障时,会造成识别失败,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
  2. (2) 为了提高该系统的性能,需要进一步优化。下列不属于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是(  )
    A . 人脸特征识别的准确性 B . 计算机图像处理的速度 C . 图像采集的精度 D . 进入人员的人脸特征
如图所示是某零件的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下列关于该三视图的尺寸标注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漏标2处 B . 错标2处 C . 多标3处 D . 4.5标注正确
如图所示为一种压紧机构,杆1、杆2、杆4均和手柄相连,且杆4与杆3相连,杆与杆之间的连接均为铰连接。当下R或上提手柄时,可使杆3上下运动。关于该压紧机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手柄下压,杆1受压,杆2受拉,杆3向下运动 B . 手柄下压,杆1受拉,杆2受压,杆3向上运动 C . 手柄上提,杆1受拉,杆2受压,杆3向下运动 D . 手柄上提,杆1受压,杆2受拉,杆3向上运动
如图所示有a、b、c三个瓷介电容,将它们按电容量从大到小排序,下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A . a>b>c B . b>a>c C . c>b>a D . c>a>b
我们常常会遇到“好的创意不一定会实现”的情况,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那些环节没有充分做好而引起的:①明确问题的内容和价值;②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③设计计划;④提供问题的人员的素质水准(   )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④
小明家的厨房中拟设计一个煤气灶台,在设计分析时他不需要考虑(  )
A . 灶台的高度与宽度 B . 厨房的环境 C . 煤气灶的价格 D . 灶台的功能结构
如图所示为一零件轴测图,那么该零件对应的左视图应该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为一锉刀手柄, 以下尺寸标注中错标和漏标共有几处(    )

A . 2处 B . 3处 C . 4处 D . 5处
如图所示是对某款新型运动手环的评价坐标图。根据该坐标图,下列有关说法最不合理的是(  )

 

A . 手环外形非常美观 B . 佩戴舒适度较好 C . 手环质量非常轻 D . 手环价格相对较低
如图所示是一款红外线测温仪。该测温仪能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将之转化为电信号,并换算成温度。测量时,只要测温仪与被测目标的距离在一定的范围内且测温仪的视场内充满被测目标即可测量,无需直接接触被测者。下列关于该测温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液晶屏数字显示体温时伴有“滴”的提示音,考虑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 . 测温按钮设计在扳机的位置便于操控,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C . 在距离额头1cm-10cm范围内都能测出体温,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D . 测量时无需直接接触被测者,避免交叉感染,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整体性能以及油耗、安全等各种性能都受到车身设计、动力技术、车身材料等各个因素的影响,设计中在实现功能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统筹兼顾成本、外观等因素,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这体现(  )
A . 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B . 整体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C . 综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D . 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想要制作如图所示的工件,用作墙上的钥匙挂钩。根据如图所示的零件及三视图完成问题。

  1. (1) 关于尺寸标注说法,漏标与多标次数正确的是(  )
    A . 1处、1处 B . 2处、1处 C . 3处、2处 D . 4处、2处
  2. (2) 如果用30mm×80mm×1mm的钢板制作该工件,下列加工工艺及其工具选择中不需要或不合理的是(  )
    A . 冲眼:样冲和铁锤 B . 划线:划规和角尺 C . 钻孔:麻花钻和平口钳 D . 表面刷光:细锉和金刚砂纸
  3. (3) 加工该工件时,小明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不恰当的是(  )
    A . 先在钢块上划出中心线和外轮廓线,然后进行冲眼 B . 起锯时,拇指应压在锯割线位置,并挡住锯条 C . 用夹头钥匙更换麻花钻,并带上护目镜,对准冲眼,加压进给 D . 弯折需要放到钻孔之前,以提高两孔的精准度
如图所示是小明新买的一款台式电扇,由于底座偏小,容易翻倒,他准备对底座加以改进。关于小明的设计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小明通过观察日常生活,发现了问题 B . 在方案构思之后,应进行设计分析 C . 在发现问题后,还需要明确问题 D . 设计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修改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