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欧洲的联合 知识点题库

右图资料卡关于欧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成立原因 B . 成立时间 C . 地位 D . 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 (1) 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分别说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名称。

  2. (2) 依据材料二分析,这种变化促使世界格局朝什么方向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这一起势发展的主要因素。

  3. (3) 面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人了什么时代?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四   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
材料五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指美国)就好像是预备队,先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参加进去作最后的一博,以决定最后的胜利。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二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者经济的。”
                                                                                                                                        ——摘自《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
材料四 

  1. (1) 材料一中的“球赛”是指什么历史事件?美国上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三国同盟成员国”指哪三个国家?该宣言的签署有什么重大意义?请写一个“各签字国”“共同斗争”的典型事例。

  3.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表现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两组图表说明欧洲联合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5) 通过解答以上问题,你有怎样的认识?

如图是欧盟组织的盟旗,该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它成立于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与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据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 (1) 图中反映的什么事件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请举出该事件中的一位航海家。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了哪三大中心?

  3. (3) 依据材料三归纳,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4. (4)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 .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 . 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 . 法德关系的和解 D . 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史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史论

A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进入新经济时代

B

赫鲁晓夫改革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

20世纪50﹣70年代初,西方经济发展

是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

D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A . A    B . B    C . C    D . D
历史证明,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编者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种税的税额应当比以前用余粮收集制的方法所征收的少)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国家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罗斯福政府花费巨资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包括许多巨型提坝和水库。这些工程使美国政府获一举多得之利。

——摘编自百度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到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趋势日益增长。1999年元旦,欧洲通用货币欧元正式启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说明美国政府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美国的“援助”指的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欧洲国家区域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 (4) 从苏俄实行新政策和罗斯福实行新政中,我们得到什么肩示?
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这些表明,影响英国决策的决定因素是(  )
A . 外国影响 B . 民族矛盾 C . 意识形态 D . 国家利益
材料一: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简表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3. (3) 什么组织的成立使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开始变成现实?欧洲国家为什么要联合起来?
  4. (4) 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为我国今天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哪些借鉴之处?
  5. (5) 材料一中“从上海的望志路到南湖红船”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使党的革命形势“云消雾散霞光闪”的历史事件。
  6. (6)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哪次会议?请举出抗日战争以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国军民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例?
  7. (7)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8. (8)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你认为设立这些纪念日有何意义?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一共同体后来发展成为(    )
A . 欧盟 B . 联合国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北约
经济建设是每个国家永恒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材料二:1933年3月……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紧急救助署关注在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的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摘自纪录片《大国崛起》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材料四;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1. (1) 为了改正材料一中的错误,列宁实施了什么政策?主要特点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文中的“他”是谁?“他制订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3. (3) 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4. (4) 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5. (5) 这些历史事件的共同成效是什么?
下图图文材料表明了欧洲国家走上联合的主要原因是(   )

A . 面临美苏争霸的威胁 B . 战后初期欧洲国家经济萧条 C . 提高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D . 促进欧洲国家经济的发展
下边表格是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发展相对缓慢

②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③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平衡性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六国建立的煤钢共同市场获得成功后,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不断扩大的新阶段……欧洲联合的扩大,从经济上看,给它带来了内部市场的扩展和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强的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从政治上看,对维持欧洲均势与和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欧洲联合体中的那些国家,在某些国际问题上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孤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摘编自许军《20世纪末的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

材料三  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主要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联合进入“新阶段”后出现的两个组织。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欧洲联合的扩大”所产生的影响。
  2. (2) 据材料二,判断美国“新经济”的一大特征,并说明为此提供基础保障的科技成就。
  3. (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福利国家”制度大体包括哪两类内容?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变化”所在。
下图是美国、西欧、日本等国在二战后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比重的变化图,图片直接反映(    )

A . 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日益增加 B . 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被西欧和日本所取代 C . 重视科技创新,不断进行政策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D . 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关于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共同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 . 都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援助 B . 大发战争财,用于发展经济 C . 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D . 都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下图是描绘西欧与美国关系的漫画“今日的竞争”。出现“今日”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

A .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实施 C . 西欧的联合自强 D . 两极格局的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