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 知识点题库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
A . 古巴比伦特别保护奴隶的头发 B . 古巴比伦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 . 古巴比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 . 古巴比伦奴隶有理发的自由
根据下图,请回答问题。

  1. (1) 反映的是古代史上的哪部法典?

  2. (2) 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

  3. (3) 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

今天伊朗、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是(   )

A . 金字塔 B . 佛教 C . 汉谟拉比法典 D . 《荷马史诗》
下列图片所代表的文明成就自古以来西亚两河流域的是(    )

A .       巴黎圣母院 B .       雅典卫城 C .       狮身人面像 D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早期的人类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 . 金字塔 B . 象形文字 C . 种姓制度 D .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    )
A . 卡尔纳克神庙 B . 狮身人面像 C . 雅典卫城 D . 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王国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用什么文字“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上”?(    )
A . 象形文字 B . 楔形文字 C . 甲骨文 D . 腓尼基文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材料四: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材料五: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摘自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1. (1) 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图一、二、三、四这些文明成果的名称与对应材料二中的国家名称?(字母和国家都要写)
  2. (2) 材料三中“我们”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即城邦)?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
  3. (3) 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材料四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4. (4) 材料五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中最早崛起的是哪两个国家?材料五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尝试与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石柱上面镌刻了282条法典条文,这些条文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材料二:一位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材料三:《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材料四: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在习惯”的字样。

  1. (1) 材料一中的“法典”指的是什么法典?石柱上面的282条法典条文是用什么文字镌刻的?
  2. (2) 材料二中的“人”赞颂的是古代雅典在世界上率先创立的什么制度?它的特点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查士丁尼法典》是哪个国家的法律汇编?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它颁布的目的什么?
  4. (4) 材料四中“王在议会”,法在习惯,体现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这政治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5. (5) 结合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民主法制的认识。
下列不属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贡献的是(   )
A . 《汉漠拉比法典》 B . 《医学集成》 C . 《天方夜谭》 D . 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若奴隶主打死别人家的奴隶,要按照市场价格赔偿金钱。而若奴隶打死了一个奴隶主,则要被活活烧死。这说明(   )
A . 该法典是古代民主政治的体现 B . 该法典违背了法的精神 C . 该法典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 D . 该法典代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正文共282条,它刻在黑色石柱上(下图)。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

材料二:如图

  1. (1) 材料一中的“法典”是由谁制定的?他有何历史功绩?
  2. (2) 材料二是刻有以上法典的石柱,该石柱上的浮雕有何象征含义?它在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部法典有何积极意义。
下列图片探究的主题最合适的是(    )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古代希腊文明 C . 古代欧洲文明 D . 古代西方文明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文献名称。
  1. (1)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2. (2) 标志着罗马法制建设的开端,是哪部法律文献的颁布——
  3. (3) 奠定欧洲民法基础的法律文献是——
  4. (4) 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严格保护奴隶 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材料二:公元前6 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随后被许多城邦采用。国家建立了政权机关。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和批准议事会起草的提案,审查和选举公职人员。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会,拥有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绝大多数官职实行抽签选举,一年一任,连任不超过两届,因此不管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还是家财万贯的富人,都有担任国家公职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成为最高领导。但雅典民主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材料三: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该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材料四: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典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成为臣民永久恪守的行为规范。在新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十分关注,还亲自参加讨论,裁断分歧。后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部法典,他当之无愧。

  1. (1) 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典的描述?它是哪个王国的国王在位时制定的?该法典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2. (2) 联系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二中雅典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至少2条)说说雅典民主存在的缺陷。
  3. (3) 材料三是对哪部法律文献的描述?该法律文献的地位如何?
  4. (4) 材料四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典?这部法典和哪三部法典构成了《罗马民法大全》?
  5. (5)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律文献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丹江口市某旅行社制作了中学生“研学旅行”的宣传册,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是(    )
A . 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 驻足两河流域,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 观光恒河两岸,观看伊斯兰教朝拜礼仪,感受古印度的风采 D . 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的石柱上。这部法典可以帮助后人了解哪个区域的古老文明?(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印度流域 D . 恒河流域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古代法制]

    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 (2) 古希腊雅典国势强盛时期,经过伯里克利的改革,雅典什么制度发展到高峰?
  3. (3) 哪一文献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莫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又是哪一文献?
  4. (4)  [近代法制]

    对权力和自由追求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法律文件是什么?

  5. (5) 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成为很多国家的民法参照的蓝本是哪部法律文献?
  6. (6) [文献启迪]
    通过对上述法律文献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称,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灭除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该法典用某种文字镌刻在黑色石柱上,这种文字是(    )
A . 阿拉伯文 B .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 . 拉丁文 D . 古埃及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