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知识点题库

如图1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 (1) 由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乙图中,若将绳子剪断,物体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2. (2) 由乙、丙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没的深度 关(选填“有”或“无”).

  3. (3) 如果要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是否有关,可以选择图所示的 两个物体,将它们浸没在液体中,测出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4. (4) 本实验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如图2)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2N的弹簧测力计,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圆柱体A和B,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盐水、细线等,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①、③、④可知,物体在浸没在水中前,浸入的深度越大,物体浸入水的体积,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 (2) 由图①、④、⑤可知,物体在浸没在水中后,浸入的深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填“越大”、“越小”或“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填“有关”或“无关”).
  3. (3) 由图②、⑥、⑦可知,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浮力还与有关.
  4. (4) 由图①、②和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5. (5) 若圆柱体A的重力为3N,当它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则圆柱体A的密度为 kg/m3
小明在做“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实验.他先在空气中测量圆柱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再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注有35.0mL水的量筒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V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F/N

1.0

0.9

0.7

0.6

0.5

V/mL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 (1)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
  2. (2) 第3次测量时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

  3. (3) 第6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上表所示,则此时量筒液面在 mL位置处;
  4. (4) 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V图线.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图中选出一些图,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以下问题.

  1. (1) 分析图1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N;
  2. (2) 分析图1中①~④,说明浮力大小与有关;分析图中④⑤,说明浮力大小与有关;
  3. (3) 实验中,另一小组同学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从图象可知,当物体所处深度为8cm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N.
小文从海滨浴场中的深水区走过浅水区回到岸上,感觉身体越来越沉重.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水越深的地方,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请选用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文的解释是错误的.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乙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1. (1) 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重力是N;
  2. (2)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3. (3) 圆柱体的体积是m3
  4. (4) 圆柱体的密度是kg/m3
  5. (5) 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选填“大”或“小”);
  6. (6) 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
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次数

    1

    2

    3

    4

    G/N

    3.65

    3.60

    3.50

    F/N

    0

  2. (2) 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有关系.
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的变化关系,现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表:(g=10N/kg)

  1. (1)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2. (2) 然后小华利用该弹簧制成了如甲图的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3. (3) 小华利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四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部分数据在下表中.

    ① 根据图甲指针所在位置,可读出第四种液体(酱油)和小桶的总重,则表格中的空格处的数据是

    ② 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③ 若可乐的密度为1.2 g/cm3 , 试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小桶的重力和酱油的密度(请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

  4. (4) 小华又利用该弹簧测力计及小桶,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直接读取液体密度的弹簧密度计,请计算出并在甲图上标出弹簧密度计的量程.(请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 (1) 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小华利用下图所示的A、B、C、D、E五个步骤完成了实验探究,测量时测力计的读数分别用F1、F2、F3、F4表示,如图所示

  1. (1) 根据实验时测力计的读数可计算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的表达式F=,还可以计算出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的表达式G=,较F与G , 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块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 (2) 完成以上实验后,小华换掉石块,又对多个物体进行了以上的实验探究,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小华在此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3. (3) 在小组交流时,小华提出:在某次测量时,他在A步骤完成后,直接测出了小桶和水的重力然后,水没有倒出来就又放到了溢水杯的出水口,接着进行了B、C、D步骤的测量(在C步骤中,小桶中的水没有满)小红认为小华的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你认为小华的测量方法是(选填“正确”与“错误”)的,原因是
  4. (4) 经过同学们的商讨合作圆满完成了实验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5. (5) 完成实验后,有同学又有新的发现,根据两步骤可以计算出物块的密度,且物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0.10米的圆柱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h相同时,△F和液体密度ρ的关系,他们计算了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最后一列中。(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

  1.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当h<H时,
  2.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6、7与8或14、15与16数据中F与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 (3) 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中,h相同时,△F与ρ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h相同时,无论h<H、h=H或h>H,
  4. (4) 为使①、②、③的结论更具普遍性,需添加器材(选填“甲”、“乙”或“丙”)来重复实验。

    器材:正方体甲   高H=0.10米;

    圆柱体乙   高H=0.20米;

    圆柱体丙   高H=0.10米。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用A物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测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
  2. (2) 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的增大而,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3. (3) 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kg/m3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已知ρ=1.0×103kg/m3 , 取g=10N/kg)

  1. (1) 小明利用图1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圆柱体合金块慢慢浸入水中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合金块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2中①所示)。实验过程中合金块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请在图2中画出F随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水的体积成
  2. (2) 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水和某液体中(如图1乙、丙所示),比较图1甲、乙、丙可知:
  3. (3) 合金块的密度为ρ合金g/cm3
  4. (4) 若用此合金块制成一空心合金球,当合金球恰好能悬浮于图1丙所示液体中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cm3
小明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测量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过程如图1所示。

  1. (1) 由甲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N。
  2. (2) 由甲图和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N。
  3. (3) 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
  4. (4)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明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该换用一杯(选填“质量”或“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图比较得出结论(选填“乙”、“丙”或“丁”)。
  5. (5) 如图2所示,图线(选填“a”或“b”)能用来表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浸入液体深度的变化情况。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班级的“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1. (1) 做①③④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 (2) 分析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3. (3) 做①②④⑥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4. (4) 做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3

  1. (1) 由实验过程A可知,物体的重力为;由实验过程B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2. (2) 做BC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的相同时,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 (3) 做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是否有关。在小明的实验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g/cm3
  4. (4) 小刚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来测量盐水密度(如图乙)。

    ①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

    ②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乙(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盐水中的情景如图乙(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盐水 . ρ分别表示盐水和水的密度,则ρ盐水与ρ、h及H关系式是ρ盐水=

    ③为了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以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你的改进方法是

某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 (1)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进行
  2. (2) 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由图甲和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
  3. (3) 以下选项中若__________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 . B . C .
  4. (4) 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逐渐,B的示数逐渐,且A、B示数的变化量(选境“相等”或“不相等”)。
  5. (5) 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多选)。
    A . 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 . 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 . 能同步观察测力A,B示数的变化
小明要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 (1) 实验结束后,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曲线(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2. (2) 该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 (3) 该金属圆柱体密度是多少?(
小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实心圆柱体,如图甲所示,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浸没在溢水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g取10N/kg)

  1. (1) 在甲图b步骤中,圆柱体所受浮力为N;
  2. (2) 圆柱体的体积是cm3 , 其密度是kg/m3
  3. (3) 比较图可知: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没时所处深度无关;
  4. (4) 小华完成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随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液体的密度为kg/m3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这激发了小明同学探究浮力大小的热情,并提出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①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②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③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实验如图所示:

  1. (1) 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中序号b中物体P所受浮力大小为N。
  2. (2) 分析𝑎、b、c实验步骤,可知浮力大小与有关。
  3. (3) 进一步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之后,利用如图的测量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其它一些物理量(水的密度已知),下列物理量中不能计算出的是____。
    A . 物块的体积 B . 物块的密度 C . 盐水的体积 D . 盐水的密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