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知识点题库

同学们在认识和研究浮力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 (1) 小华将乒乓球按入水中,松手后,发现乒乓球竖直上浮,这说明了什么?

  2. (2)

    小帅利用水、弹簧测力计和带有标记线的长方体物块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你认为他在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的关系?并写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3. (3)

    小勇也用水做了上面的实验,还换用酒精和盐水做了如图的实验.

    液体为

    酒精

    液体为

    盐水

    则小勇的实验较小帅的实验有哪些优点?(写出两点)

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雨的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填序号).

(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 N.

(4)由操作可知,物体的体积大小为  cm3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C与E两图中,保持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研究浮力与 的关系;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2. (2) 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 ,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 .

  3. (3) 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如图所示,物块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该物块的密度是 kg/m3。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则该物体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比较乙、丙两图,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g取10N/kg)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李娟同学将一块重4.0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1. (1) 当她手提弹簧测力计将该铁块缓慢放入水中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说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
  2. (2) 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改变它在水中的深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
  3. (3) 实验过程中,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为 N.
小聪、小明分别做了两个不同的探究.
  1. (1) 小聪利用如图1所示的器材对“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以下探究:

    ①选择器材a、c、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②选择器材a、d、e、f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选择器材a、b、d、e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小聪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A . 比值法 B . 等效法 C . 控制变量法 D . 估算法
  2. (2)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使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如图2所示,当他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为28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清晰的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在此基础上,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应将蜡烛向(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问题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 (1) 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 (2)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3. (3)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圆柱体的体积是 m3 . (g取10N/kg)
  4. (4) 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盐水的密度是 kg/m3
小亮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水面上,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1. (1) (b)、(c)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a)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选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
  2. (2) 做(选填字母)三次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关系(选填“有”或“无”).
  3. (3) 做(a)、(d)、(e)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4. (4) 小铁块的体积为100cm3 , 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g=10N/kg,ρ=1.0×103kg/m3

实验室备有如下器材:量筒、细线、足量的水、实心圆柱体(密度比水大,能放入量筒中)、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请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相等.简述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三组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物体、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铁架台,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 (1) [第一组]: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比较实验步骤①、②、③的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比较实验步骤③、④的数据可以得出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2. (2) [第二组]: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顺序,会使得 (选填“物体所受浮力”、“排开水的重力”)测量错误,并且测量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

    如果第二组实验步骤正确能得到的结论是 (填F与G的关系)

  3. (3) [第三组]: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液体多少有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步骤②中将物体浸入水中;然后减少容器中水量,使得水面的下降,如步骤③所示.步骤③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同学根据实验数据,认为浮力变小的原因是由于烧杯中的水变少了,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理由是

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如图所示,该飞机蓄满水后总质量53.5t。为检测飞机性能,先后进行了模拟灭火和水面滑行测试。在灭火测试中:飞机盘悬在火场上方150m处,将所蓄水分次投下,每次投水200kg,用时20s到达地面。在水面滑行测试中:飞机在水平面上以10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滑行了60s,若飞机发动机牵引力的总功率始终保持2.5×106W。(ρ=1.0×103kg/m3 , g=10N/kg)求:

  1. (1) 飞机蓄满水静止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
  2. (2) 每次投下的水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 (3) 飞机在水面沿直线匀速滑行时,飞机所受的牵引力。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了水,物体浸没后,水全部溢出到旁边的小烧杯中.溢出水倒入量筒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

  1. (1) 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两图,结论是
  2. (2) 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图中F1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此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3. (3) 根据浮力的知识,由图示信息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图丙中盐水的密度为kg/m3 .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4. (4) 爱动手的小明在经历上述探究实验后又制作了如图戊装置——“浮沉子”,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瓶瓶口向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内的水面上,将大塑料瓶密封后,用力挤压塑料瓶后,小瓶下沉;小芳也学着做了一套该装置,可用力挤压大塑料瓶后,小瓶却始终不能下沉,则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种即可)

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用金属块研究浮力的实验。

A.    B.    C. D. E.

  1. (1)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2. (2) 比较(填字母代号)三图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 (3) 比较(填字母代号)三图可得出结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 (4) 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5. (5) 在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兴趣小组发现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请指出实验操作中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6. (6) 纠正了错误,继续实验,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同学对此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仅采用浸没的金属块做实验不具备普遍性,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未必遵循以上结论。针对这个质疑,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蜡块、细线、量筒、烧杯、小木块、小桶、轻质塑料袋(质量可忽略)、适量的水。请你根据需要选择器材并设计实验,研究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是否遵循兴趣小组所得出的结论。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分析与论证: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图乙中物体未放入前,溢水杯装“满”了水,物体浸没后,水全部溢出到旁边的小烧杯中,溢出水倒入量筒后的情况如图丁所示。

  1. (1) 为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择两图,结论是
  2. (2) 该小组同学通过比较甲、乙两图中F1和F2的大小,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的结论,此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3. (3) 根据浮力的知识,由图示信息可得: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图丙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 .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同学和她的伙伴们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 (1) 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浮力大小与有关,与无关;
  2. (2) 根据上述结论,小聪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跟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请回答她猜想的依据
  3. (3) 小东根据上述猜想,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并选取大小、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进行了实验,将部分数据填入如下表格中。

    m/kg

    G/N

    F/N

    m/kg

    F/N

    m/kg

    石块

    0.1

    3.0

    1.5

    0.25

    0.15

    铁块

    0.1

    7.0

    4.0

    0.40

    0.30

    铝块

    0.1

    2.5

    0.5

    0.30

    0.20

    根据小东的实验方案,请你将数据表格补充完整,并写出数据分析处理过程及结论

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b两个溢水杯和c小桶中的液体是水,d容器中为另一种未知液体,e容器是空小桶,图中物体放入前溢水杯均装满液体,溢水杯的底面积是50cm2。回答下列问题:

  1. (1)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d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填“大”或“小”或“相等”)
  2. (2) 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后得出结论:浮力大小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同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为了改善上述实验中不足之处,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 . 用原来的方案,将液体换成密度与其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 B . 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 . 用原来的方案,将金属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3. (3) 图b中将圆柱体从溢水杯中提出液面后,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了Pa;
  4. (4) 根据本次实验图中数据,计算这个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

  1. (1)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金属块的重力是N。
  2. (2) 分析甲和乙丙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有关。分析甲和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 (3) 分析图甲和两图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选填“有关”或“无关”)。
  4. (4) 实验中由于握着测力计的手臂易晃动,导致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读数困难。请你写出一种改进措施
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时,做了实验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如图所示,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空桶重

②溢水杯装水,空小桶置于溢水杯口下方;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重

④将石块浸没到溢水杯的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⑤用弹簧测力计测排开水与小桶的总重

  1. (1) 石块所受的浮力:N;小明分析评估上述实验,发现 , 其实小明在操作步骤中有一处错误,应改正成:
  2. (2) 小明思考:对于漂浮在水面的物体,阿基米德原理是否也成立?于是,他把石头换成木块,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了错误做此实验,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选填步骤序号)。
  3. (3) 小明在做实验时发现,在石块刚浸入水到完全浸没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溢出的水越来越多,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有关。
  4. (4) 小红发现用小明的图中的装置,可以用来测牛奶的密度,只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一个操作步骤,将溢水杯的水换成牛奶,将石块浸没到溢水杯的牛奶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则石块的体积是。(用步骤中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
某小组用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是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实心柱体进行实验的情形。

  1. (1) 通过a和c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是 N;
  2. (2) 通过 和 两次实验,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的关系;
  3. (3) 通过c和e两次实验,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4. (4) 图f是进行实验e时记录的弹簧测力计读数与柱体下表面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图像,以下是相关分析与讨论;

    ①由图可知柱体的高度为 cm;

    ②小明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从2.0N到1.6N的变化过程,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浸没前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有关”的结论,小红不同意,认为这个过程中,物体浸入的深度与排开液体的 这两个变量都在变化;

    ③为此,小红进行如下实验:将柱体部分浸入液体中,在液面对应的杯壁位置作一标记,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如图甲);再将柱体横放浸入液体中,当 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如图乙)。比较发现FF。由此小红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入深度无关。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