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知识点题库

 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说:“22年前我看着发达的日本,认为中国经济再发展50年恐怕也追不上。但是仅过了2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日本,高铁时速越过350公里,北京、上海已跃升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经常有外国朋友问我:中国为什么能创造奇迹?我说:因为我们曾深受苦难,所以不瞎折腾。”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1)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我国在经济、政治上“瞎折腾”的事件分别指什么?

  2. (2) 看到这些成就,有同学认为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 (3) 为使中国继续创造奇迹,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四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②③① D . ③①②④

新中国走过的岁月,既有成功,也有失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工业,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三: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和1985年度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

  1. (1) 党和政府为了向工业化迈进,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  通过这一举措的落实新中国取得了怎样的重要成就?

  2. (2) 据材料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党曾错误地发动了哪两场运动?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 (3) 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在哪一年的哪一次会议上?                         

  4. (4) 邓小平被《时代》周刊两度选为世界风云人物,有哪些原因?

  5. (5) 怎样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观察下面示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改革开放
201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4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毛泽东辉煌的功绩包括(    )

①创立发展了中国共产党   ②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三:下图为某网站的一个页面。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当地农民是通过什么运动获得了土地的?该运动有何重要意义?图二使农民走上了怎样的道路?
  2. (2) 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该页面内容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掀起这一改革浪潮得益于哪一次重大会议?
  4. (4) 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下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

A .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 B . 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C . 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 D . 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
图片记载着历史,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一五计划时期 B . 大跃进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改革开放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阅兵可以振军威,鼓士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0周年、35周年的三次大阅兵。

材料一: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材料二:l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材料三: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

  1. (1) 本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属于日式和美式,请分析这是中国人民军队先后通过哪两次战争从敌军手中缴获的。
  2. (2) 我国是从何时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在此期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挫折?
  3. (3) 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哪一会议的什么历史性决策?同年举行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又迈出了哪个关键性一步?
  4. (4) 综合三次阅兵出现的巨大变化,试归纳其根本原因。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都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④③② D . ③④②①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②①
阅读表格中老李的家事,回答问题:

老李的家事

背景事件

1950年我家里分得了田地和牛,全家干劲十足,吃饱肚子有望了

53年我哥进入鞍山钢铁公司当上了工人

55年我家参加农业合作社,粮食喜获丰收

58年我又成为人民公社社员,却吃不饱饭

70年我哥来信说工厂停工“闹革命”

后来村里搞起“大包干”,家里有了余粮,吃饱肚子没问题

  1. (1) 请根据老李的家事,在表格中填写对应的背景事件
  2. (2) 党的政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透过老李的家事,你得到最深刻的启示是什么?并运用材料中正反两方面史实(各1例)加以说明。
在一篇有关某双百人物的报道中,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石油、大庆、铁人。请你判断他是(    )
A . 邓稼先 B . 袁隆平 C . 焦裕禄 D . 王进喜
材料一: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一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二是改革两千多年来的政治制度使国家民主化…。

材料二:宣传画是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种形式,请欣赏下列宣传画,回答问题。

  1. (1) 概括材料一“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指出完成“首要任务”的标志性事件。
  2. (2) 材料二的宣传画反映同一个主题,请概括。但各项措施效果不同,请归类并评析这些措施的作用。
  3. (3) 材料表明我们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梦想?为实现国富民强,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新闻媒体称为“东方魔稻”,写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的姓名。
备受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于2019年2月19日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领域的改革成功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运动期间,全国盲目追求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公有化的程度,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大、公有化的程度高会直接促进农业产量的增加,这严重脱离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大生产运动 D . 打土豪,分田地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 解放思想 B . 艰苦创业 C . 改革创新 D . 国际主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时代楷模。下列楷模的共同点是他们都(    )

A . 实现了我国科技腾飞的梦想 B . 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 C . 推动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 D . 发扬了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