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
成全别人的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在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个姑娘露出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心想,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个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下,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
“爸,伤口痛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
“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车上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
三月里的一天,“我”乘车( )
A . 去买一份报纸。
B . 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C . 去公交车站等朋友。
D . 去医院看病。
(2)
“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这位老人和这个姑娘是( )
A . 母子关系
B . 父子关系
C . 邻居关系
D . 父女关系
(3)
文中有一处省号,它的作用是( )
A .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
B .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C .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
D . 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4)
与文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是( )
A . 我心想,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B . 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个姑娘表示感谢。
C .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D .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5)
在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让座的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 微笑→露出笑容→尴尬
B . 尴尬→微笑→露出笑容
C . 微笑→尴尬→露出笑容
D . 露出笑容→尴尬→微笑
(6)
从让座的姑娘的一连串的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7)
“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中第一个“善良”在文中指什么?第二个“善良”又是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B
D
A
C
C
我体会到她很乐意把座位让给老人坐,当被老人和他的女儿谢绝时又觉得尴尬,当老人接受了座位时她露出了笑容,可见她有颗善良的心。
第一个“善良”指的是姑娘给老人让座;第二个“善良”指的是老人成全姑娘的那颗善良的心。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点明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