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课外阅读我能行。
读书破万卷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南京国学图书馆的馆长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少年。馆长听完少年很有礼貌的诉说后,非常吃惊。原来,他请求在图书馆里,用一年的时间,把馆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通读一遍。馆长同意了,但他对面前这位文弱的少年用一年时间要读完数万卷书,心里也不免有些怀疑。 以后,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 就这样,每天读书达十几个小时的他,终于用一年的时间,奇迹般地把数万卷书读完了,而且还整理出了数百万字的资料。几年以后,《中国思想史》一书从他的笔下诞生。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正是他从苦读中得来的。 这位有志少年,便是后来的复旦大学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
(1)
听了少年的请求,馆长为什么非常吃惊?
(2)
馆长同意了少年的请求后,为什么心里又有所怀疑?
(3)
少年读书的方法是什么?写出描写少年刻苦读书的语句。
(4)
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
读了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因为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历代典籍非常多,而少年要用一年的时间读完,所以馆长非常吃惊。
馆长虽然同意了少年的请求,但看着少年文弱的样子,对于他挑战这一平常人难以完成的事情还是表示怀疑。
边读边记。每天第一个走进阅览室的人是他,最后一个走出阅览室的人还是他。他读了一册又一册,而且边读边记。有一天,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
“他竟来回借阅了30多部古代文集”是正面描写,“就连十分热心的图书管理员也被他频繁地借书搞得有些不耐烦了”是侧面描写,都表现了蔡尚思读书勤奋刻苦。
略(从蔡尚思的苦读、多读等方面谈读书与成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