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8.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要求:符合对诗歌《再别康桥》或《雨巷》的思想内容的理解。 上联:独立寒秋,毛泽东追忆峥嵘岁月 下联:             ,                    答案:下联: 挥别康桥,徐志摩抒发眷恋深情 //彷徨雨巷,戴望舒寄托希望情怀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表达运用能力。拟写对联也是仿写句式的一种题型。组织答案时,要结合着对联知识的特点及要求,从内容和结构上仿照例句,从诗歌《再别康桥》或《雨巷》的思想内容角度组织答案。要注意下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例如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等。在句式结构上,可采用“动宾+主谓宾”的句式。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联的特点: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其次还要适当进行拆合。所谓拆合法也即是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组合成一句。还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语文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