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装置。 ( 1 )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 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将 ______ (选填 “能” 或 “不能”) 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______ 像; ( 2 ) 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 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则前者是光的 ______ 形成的, 后者是光的 ______ 形成的;(选填 “折射”、 “反射” 或 “直线传播”) ( 3 ) 点燃蜡烛后, 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得出如下表数据。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12.0 12.0 等大 上面的数据说明: “像距与物距相等”。 你认为这结论是否合理? ______ , 理由是 : ______ 。 答案: 不能 虚 反射 折射 不合理 实验次数太少 【详解】 ( 1 ) [1][2]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所以撤去后面的蜡烛 B 后,处在同一位置的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 2 ) [3][4]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光线通过透明玻璃板是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会发生折射,所以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 3 ) [5][6] 不合理,因为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偶然性较大,不能找到普遍规律;应该多次改变蜡烛的位置,多测几组数据(至少要测三组以上)得出的结论才具代表性。
物理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