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详细信息 |
下列做法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 A.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 B.用铁锅做炊具烹调食物 C.用加碘食盐做调味品 D.用甲醛溶液保鲜大白菜
|
2. | 详细信息 |
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ClO2 B.HClO C.NaCl D.Cl2
|
3. | 详细信息 |
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化合物 C.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4. | 详细信息 |
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的硫酸
|
5. | 详细信息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个镁离子:Mg+2 B.2个氮分子:2N2 C.4个氢原子:2H2 D.硫化锌:Zn2S
|
6. | 详细信息 |
艾草中含有的黄酮素(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0% C.由27个原子构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
7. | 详细信息 |
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于它们的组成中含碳量不同有关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有关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与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OH﹣有关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得氧气的质量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关
|
8. | 详细信息 |
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降低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60℃时120g硝酸钾与100g水充分混合可以形成饱和溶液 D.60℃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30℃时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9. | 详细信息 |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氧原子结构示意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b.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O2﹣) (2)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 (3)水是重要的氧化物,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登山和潜水供氧装置中,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环节之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
10. | 详细信息 |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已知:甲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丙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其中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甲可能是 ,丙是 ;乙的一种用途是 . (2)乙和丁反应生成丙,丁可能是 . (3)写出甲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将甲与丙溶液充分混合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乙的稀溶液,没有观察到气泡冒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 .
|
11. | 详细信息 | ||||||||||||||||||||||||||||||||||||||||||||||||||||||
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碳酸钠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碳酸钠溶液,依次测量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回答: (1)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填实验编号). (2)要得出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的结论,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结论是 .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与碳酸钠溶液的pH变化关系是 . (4)将10%的碳酸钠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①当温度介于20℃~40℃时,温度对碳酸钠溶液的pH影响比较 (选填“大”或“小”). ②小菁将适量碳酸钠粉末洒在沾有油污的餐具上,并冲入适量的热水,再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 (5)碳酸钠溶于水,有部分碳酸钠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致使溶液呈碱性.实验室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 (6)欲使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转化为烧碱,可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物质(写名称): 或 ,并充分搅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