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初三):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法 

九年级(初三)试题

计算:
  1. (1) 2x2=8;
  2. (2) x2﹣x﹣6=0.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加入块状药品 C . 点燃酒精灯 D . 倾倒液体
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 分子是可以分的
More laws ___________ to fight pollution in the near future
A . will make B . have made C . will be made D . make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除去CO中的CO2 , 并收集CO C .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D . 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中, ,它的内切圆半径为 ,则 的周长为
新房装修常会带来甲醛(化学式CH2O)污染,人们常用以下两种方法除甲醛。
  1. (1) 植物除甲醛:某些绿色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而达到净化空气。这些绿色植物叶片上能控制甲醛气体进入的结构是
  2. (2) 光触媒除甲醛:下图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光触媒能吸收太阳光,将氧气和甲醛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同时自身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变化。

    ①根据右图,光触媒在该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相当于是

    ②示意图中“ ”所表示的物质是

有两只滑动电阻器,分别标有“10Ω1A”和“5Ω2A”的字样,若把它们串联起来使用,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
A . 1A B . 2A C . 3A D . 无法确定
如图,AB是⊙O的弦,半径OE⊥AB,P为AB的延长线上一点,PC与⊙O相切于点C,CE与AB交于点F.

  1. (1) 求证:PC=PF;
  2. (2) 连接OB,BC,若OB∥PC,BC=3 ,tanP= ,求FB的长.
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2020年6月24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游行。回顾二战进程,示意图①处应该填写(   )

A . 德国突袭苏联 B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 莫斯科保卫战 D . 雅尔塔会议
=某汽车的四冲程的汽油机的最大功率是60KW,以最大功率工作时飞轮转速为2400r/min,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扫过的容器为气缸排气量,汽油机工作时,为保证汽油有效燃烧,汽油必须与吸进空气成适当比例,这就是空燃比(可燃混合气体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如图为该汽车汽油机的示意图,该气缸的排气量为1.8L,燃烧室(活塞移至最上方时的上方空间)容积为0.2L,空燃比14:1,可燃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35kg/m3

  1. (1) 汽油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石油属于(选填“新”、“清洁”、“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
  2. (2) 汽车制动过程中,其动能转化为地面、轮胎、空气的内能,这些内能无法自动地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性.
  3. (3) 该汽油机以最大功率工作时,每秒钟做功次,其中,冲程汽油机对汽车提供动力.
  4. (4) 当这辆汽车以最大功率在平直公路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所受的阻力是 N,此时,该汽车的汽油机每秒钟燃烧汽油的质量是 g.
如图所示是探究NaOH性质的实验。打开止水夹,向盛满CO2的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管口,然后立即关闭止水夹。

  1. (1) 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关闭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 B . 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 C . 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 D . 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做法的是(  )
A . 用抹布擦拭亮着的脏灯泡    B . 试电笔的握法    C . 高压线下放风筝    D . 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 性。
(2)根据图中实验只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确定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到此结论的依据是 。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②将t℃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升温              B. 降温            C. 加溶质M             D. 加水                  E. 加另一种固体N               F. 恒温蒸发水          G. 与t℃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③ 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烧杯、 。

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核心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实验室加热已预先干燥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的朝向可以是(其他制取装置已略去)(  )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一个根为 ,则另一个根是(  )
A . B . C . D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若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此时的杠杆是(平衡/不平衡)的.
  2. (2) 如图甲,杠杆在支架上,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通过调节杠杆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杠杆自重的力臂为cm.
  3. (3) 如图乙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______.

    ①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        ②在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③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相同距离; ④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相同距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4. (4) 如图丙,在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若左边钩码离支点 20cm,右边挂钩离支点 15cm,每个钩码重为 0.5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N.
  5. (5) 如图丁,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此时拉力的力臂(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cm.
  6. (6) 某同学用定滑轮进行如图戊操作时,同学们发现杠杆不再平衡,请说明理由.
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Na2CO3、BaCl2、HCl、H2SO4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甲+乙

乙+丙

丙+丁

甲+丁

现象

无明显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于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

A . HCl、BaCl2、Na2CO3、H2SO4 B . Na2CO3、BaCl2、H2SO4、HCl C . H2SO4、HCl、Na2CO3、BaCl2 D . HCl、H2SO4、BaCl2、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