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 语文 数学 英语 生物 历史 道法 地理 

七年级(初一)试题

比1小2的数是(    )

A . -1 B . -2 C . -3 D . 1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①如果不等式的解集为 , 那么②已知二次函数 , 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形成的图形是菱形④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相似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以下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
A . 佛教传人中国 B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 . 道教在中国兴起 D .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如右图,质量为8kg,边长为10cm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 (1) 物体的速度;
  2. (2) 求物体的重量;
  3. (3)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4. (4)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g 取 10 牛/千克)
地球表面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的地区是(   )
A . 热带地区 B . 低纬地区 C . 寒带地区 D . 温带地区
观察下列等式:

12×231=132×21,

13×341=143×31,

23×352=253×32,

34×473=374×43,

……

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 .

  1. (1) 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

    ①71×=×17;②×594=495×

  2. (2) 设这类等式左边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位a,个位数字为b,且a≥2,b≤9,写出表示“数字对称等式”一般规律的式子(含a,b),并证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秦汉,中国历史开始了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时期。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局面,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同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从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两汉在强化了统一国家的政权之后,对内加强民族之间的交往,解决北方匈奴族的威胁,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上教师用书

材料二: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也是各民族沿横断山脉南北迁徙的走廊,少级民族成分居全国前列。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

——《云南省民族情况简介》,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党中央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下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结束争战混乱局面、实现统一的时间,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历史格局有什么历史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云南成为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何时?结合所学知识,云南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什么制度?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新中国实行的是什么制度?为何要实行这一制度?
—Who is Miss Tang?

—She is a history teacher        she is in Class 4.

   

A . or B . but C . so D . and
据图阅读资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自然界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植物,细草巨木,绿叶红花,它们的形态结构相差很远。如果用显微镜观察,甲组中的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动力车间”是[]
  2. (2) 一般的植物细胞都很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60倍以上,才能看见大体摸样,要看到最清晰的细胞影像,我们应该选择乙组中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
  3. (3) 当我们切开成熟的“沙瓤”西瓜后,肉眼看到的一个红色“沙粒”,就是西瓜的一个果肉细胞。细胞呈现红色,主要是[]中储存有天然色素的原因。
  4. (4) 更有甚者,苎麻茎的韧皮纤维细胞,最长能超过半米,它是最大的植物细胞。细胞呈狭长状且含纤维素,并且[]特别厚,故坚韧而有弹性,不容易折断。
如图,已知 DE∥BC,∠3=∠B,则∠1+∠2=180°.下面是小王同学的证明过程,请你在括号内填上理由、依据或内容,请你帮助小王同学完成证明过程:

∵DE∥BC,

∴∠3=             (  ),

∵∠3=∠B ,

∴∠B=∠EHC,

∴AB∥EH(  ),

∴∠2+           =180° , 

又∵∠1=∠4(  ),

∴∠1+∠2=180° .

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 . 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 . 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D . 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的A、B、C、D表示人体的几大系统,①、②、③、④、⑤、⑥、⑦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经过生理过程①进入C系统,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在A系统内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

  2. (2) 进行生理过程②时,B系统内膈顶部是(填“上升”或“下降”)

  3. (3) 在C系统中,心脏里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

  4. (4) 图示中生理过程⑤是人体重要的排泄途径,除此之外,图中表示排泄途径的还有(填序号).

—Hi, Jane.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_______ weekdays?

—I usually get up ________ about six o'clock.

A . in; at B . on; at C . at; at
非洲的面积在 (纬度)之间,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大陆”.

一次胡适应邀到某大学讲演,他边讲边在黑板上写下要点。他在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时,便在黑板上写下“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黑板上写的是“胡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 . 胡适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 ,但具有庸俗的生活情趣。 B . 有幽默感的人,能抓住生活中有情趣的一面,分寸恰当地以诙谐的语言和动作,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C . 人们在相互交往、交流的社会生活中,难以产生多种多样的情趣 D . 以上都对
看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老师的表扬都能提高学生成绩 B . 老师的批评都会使学生成绩下降 C . 学生不要太在意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D . 学生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不等式组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图形,第n个图形要根火柴

分析说明题 
小明家栽了一棵葫芦,小明每天都细心照料,过了一段时间,葫芦蔓上开花啦!他数了数一共开了8朵花,可是只结了一个葫芦,他非常纳闷。葫芦成熟后,小明剖开葫芦发现里面有50粒种子。小明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1. (1) 这棵葫芦开了8朵花,为什么只结了一个葫芦?

  2. (2) 小明的这个葫芦传粉受精时,最少需要粒花粉。

  3. (3) 葫芦花与桃花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4. (4) 如果把每朵葫芦花在未开之前套上塑料袋,能否结出葫芦来?原因:

2014年6月1日国际在线报道:印度西北部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的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近50℃,目前已导致300人被热死。这种极端的天气现象与印度的季风气候密切相关,读“南亚地区略图”和“孟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1) 关于孟买气候特征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全年高温多雨 B . 雨季前气温最高 C . 夏季炎热干燥 D . 冬季温和多雨
  2. (2) 关于印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吹东北季风时降水多 B . 吹西南季风时降水多 C . 水热丰富无旱涝灾害 D . 印度河是印度人民的“母亲河”
  3. (3) 印度北部地区的人们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中部德干高原的人们则以小麦、杂粮为主食,这主要受哪一因素的影响 (     )
    A . 各地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 B . 经济发展水平 C . 人们的风俗习惯 D . 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