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小学 科学

为了研究声音的传播,我们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哪几个闹钟发出的声音能够被我们听到?
  2. (2) 哪个闹钟只能看到它振动,却听不到声音?
  3. (3)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4. (4) 请写出3号闹钟发出的声音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的。
把一个饮料瓶中的饮料全部倒出后,再拧紧瓶盖,此时饮料瓶是个空饮料瓶,里面什么也没有了。
口腔只是通道,食物在口腔中并不消化。()
下图中电磁铁的钉尖是S极还是N极?请在括号中标出来。

这两个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是因为

下面是某组同学观察水蒸发实验,请完成相关内容。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 的水          (选填 “同样多”或“不一样多”),标出水的高度。②用玻璃片盖好乙杯口,甲杯口不盖。③把甲和乙一起放到向阳通风的位置。④三天后观察两个杯子里水量的变化。

  1. (1) 请按要求将①补充完整。
  2. (2) 请在甲杯子上画出三天后可能的水位。
  3. (3) 下列三张图中(   )是最接近 3 天后乙杯子的现象。
    A . B . C .
下列方法可加快小电动机的转子转动速度的是(    )。  
A . 增加线圈的圈数 B . 减少线圈的圈数 C . 交换电池两端的连接线
画一片你熟悉的叶。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以下物体:橡皮、塑料尺、回形针、干竹片、铜条、钢尺、马铃薯、矿泉水、陶瓷勺子、橡胶,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记录下来。

实验步骤:①

是导体的有:

是绝缘体的有:

我们玩的“蝴蝶飞”游戏,“蝴蝶”能飞起来是因为“蝴蝶”背上有铁制的回形针的原因。
这是小红一天测量记录的气温:

日期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1月20日

4℃

5℃

7℃

12℃

15℃

11℃

  1. (1) 一天中,的气温最高;的气温最低。

  2. (2) 请你绘制一张气温折线图:

     气温(℃)


                                                                         时间(时)

轮船从长江行驶到海洋里,船身(    )。
A . 会上浮一些 B . 会下沉一些 C . 不会发生变化
以下动物的生长过程与蚕完全不同的是(    )。    
A . B . 蝴蝶 C . 飞蛾
人的头骨近似于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形的肋骨保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形——足弓,它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同一种工具用在不同的场合,往往也应用了不同的科学原理。用螺丝刀拧螺丝时,应用的是的工作原理;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是的工作原理。
桃花是完全花,共有五片花瓣,若一朵桃花只剩下三片花瓣,它就成为了不完全花。
可以使清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的做法是下面的(   )。
A . 往清水里加盐 B . 把水倒掉一些 C . 把马铃薯切小一些
关于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热传导需要直接接触才能发生 B . 热对流一般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C . 热辐射需要传热介质才能传递热量
探探用自制的风向标到户外测定风向,风向标指示如下图,请你判断风向是(      )。

A . 西风 B . 东南风 C . 西北风
如图所示,小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一端加热,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1. (1) 小明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 . 金属会热胀冷缩吗 B . 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C . 金属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大
  2. (2) 实验中选用蜡粘火柴的主要原因是(    )。
    A . 蜡遇火不会燃烧 B . 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 . 蜡遇热会熔化
  3. (3) 使用酒精灯加热铁丝时,要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
    A . 内焰 B . 焰心 C . 外焰
  4. (4) 实验中铁丝上火柴的主要作用是(    )。
    A . 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看清传热的方向 B . 火柴掉下的次序,能帮助我们看清传热的方向 C . 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看清传热的方向
  5. (5) 如果热是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我们应能观察到的真象是(    )。
    A . 四根火柴同时掉下来 B . 离酒精灯最远的火柴先掉下来 C . 离酒精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