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初一)生物: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七年级(初一)生物试题

成都是一座著名的美食之都,火锅、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都是成都美食的代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关注的不仅是美食的味道,对食品安全与健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图1为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如图2为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回答下列问题:

  1. (1) 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需要在消化系统中消化后才能被吸收,人体的消化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
  2. (2) 图1中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填编号);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填编号),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3. (3)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的过程叫作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系统中的多个器官都具有吸收功能,图1中的(填编号)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4. (4) 中国营养学会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为五层,其中第一层为谷类、薯类等,它们营养成分中的糖类物质主要为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某同学偏爱肉食、甜食,体重明显超重,请根据均衡膳食有利健康的基本要求,为该同学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不
生物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在于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身体功能,下列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 . 蛔虫生殖器官发达,有利于寄生生活 B . 蚯蚓的环带有利于爬行 C . 还行动物体表有鳞片、有甲,能减少水分的散失 D . 昆虫的翅扩大其分布范围
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下列正确的是 (    )
A . 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B . 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 . 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 . 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      )
A . 大脑 B . 小脑 C . 反射弧 D . 脊髓
在构成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中,植物没有这个层次.

平时食用的馒头、青菜、牛奶等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  )
A .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 . 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 .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D . 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
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蛋白质的是(  )
A . 唾液 B . 胃液 C . 胰液 D . 肠液
下列食物都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
A . 脂肪、维生素 B . 矿泉水、蛋白质 C . 面包、氨基酸 D . 食盐、葡萄糖
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  )

A . 叶绿体内含有叶黄素 B . 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 C . 叶绿体内含有胡萝卜素 D . 叶绿体内含有花青素
人长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
如图,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下列各项中,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

A . 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B . 血液流经小肠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C . 血液流经大脑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 . 血液流经垂体时生长激素含量的变化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 (1) 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2. (2) 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状态.

  3. (3) 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实验现象: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填结构).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
A . 珊珊虫、月季、机器人、鼠妇 B . 长颈鹿、珊瑚、海豚、斑马 C .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 D . 病毒、丹顶鹤、水杉、蚂蚁
下图是制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填写序号)
  2. (2) 将正确操作制作后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视野中有这样几个结构: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会移动、变形。这个结构是。它的产生可能是发生在上述实验步骤中的(选填序号)。防止产生该结构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液滴,使液体和盖玻片的一个边完全接触,盖玻片与液面形成一个夹角,然后再放下盖玻片。
  3. (3) A和E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
  4. (4) C步骤撕取的应该是洋葱鳞片叶的表皮。
下列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B .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C . 栽花或种庄稼都要适时松土,是为了保证植物根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D . 贮藏水果、蔬菜时,应提高温度或氧浓度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说明皮肤具有哪些功能(   )
A . 排泄、感受外界刺激 B . 保护、调节体温 C . 保护、排泄 D . 调节体温、排泄
小莹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世界感到困惑.请你参照图,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帮她解惑:

  1. (1) 小莹新生命的起点是②,由①和卵细胞在内结合形成.

  2. (2) ②通过细胞分裂和③细胞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妈妈的内发育成胎儿,发育所需营养通过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3. (3)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小莹想要个小弟弟.她爸妈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概率是%.

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致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 . 食物链 B . 分解者 C . 消费者 D . 生产者
阅读分析

     2017年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通俗地说,就是他们阐明了人体“生物钟”的运行机制.

     其实不仅人类有“生物钟”,植物也有“生物钟”.植物的生长随季节表现出的快慢节律性变化,称为季节节律.例如,温带的多年生植物春季发芽、夏季生长、秋季落叶、冬季休眠,完成一个生长季.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例如,大豆的叶片白天舒展,夜晚下垂;牵牛花的花早晨开放,夜晚闭合.

    研究表明,光是控制植物节律最重要的环境信号,可以调控组织的分化和器官的发育,包括对种子的萌发、茎叶的发育、叶子的脱落、芽的休眠、开花等的诱导和控制.

    光对植物的成花诱导是最典型的现象.许多植物只有经过适宜的日照处理,才能诱导开花,植物对昼夜相对长度变化所发生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以把植物分为三种类型: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短日植物是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即引起植物开花的最大日长)条件下才开花.短日植物对黑暗期敏感,延长暗期会诱导或促进植物开花,因此,短日植物又称为长夜植物.通常这些植物在早春或秋季开花.长日植物则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或者黑暗期必需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形成花芽.长日植物一般在仲夏开花,如冬小麦、菠菜等.日中性植物对日照长度没有特殊要求,在任何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

    那么,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哪里呢?有人推测是叶片,且认为叶片在完全展开时对光周期最敏感.叶片在光周期下会形成刺激开花的物质,运输到芽的位置,诱导形成花芽.植物生理学家因此做了如下实验,如图:

    将带有叶片的植物和除去叶片的植株置于相同的光周期下进行诱导,然后再分别将这两株植物与一株未经光周期诱导的有叶片植物相连,结果发现带有叶片进行光周期诱导的一组中,两株植物都能正常地开花.但是,除去叶片的一组,两株植物都不能开花.

   虽然这种促进开花的物质至今未被分离出来,但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是一组包括色素在内的特殊有机物的混合体.

  1. (1)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有节律现象?请举一例,月季是北京市的市花,因花期长、易管理、品种多样广泛用于街道绿化,它最可能是植物(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
  2. (2) 黄巢的《不第后菊赋》中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可知菊花是 短日 植物(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日中性植物),要想让花房中的菊花提前到8月开花,可采取的措施是
  3. (3) 根据植物生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4. (4) 根据科学家对促进开花物质的推测,实验中需要将两株植物的(导管/筛管)相连通,以便于该物质的运输.
  5. (5) 如果让你设计小花园的绿化,尽量使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种类的花开放.你选择的植物是(至少写出三种),请你为保护小花园的提示牌写一条提示语
蔬菜工厂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时,不断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A . 促进蒸腾作用进行 B . 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C . 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D . 提高光合作用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