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磁现象的分析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在条形磁铁周围撒上铁屑后轻敲玻璃板,所观察到的是磁感线 B . 乙图中,U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在靠近磁极处分布得比较密 C . 丙图中,小磁针S极的受力方向,与通电螺线管在该点的磁感线切线方向相反 D . 丁图中,北京地区地面附近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公式 中,P表示,W表示,t表示
小明喜欢听歌,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可以根据响度来判断歌手是谁 B .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C . 关闭门窗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如图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该电路中的故障是(   )

A . 电源正极与a之间断路 B . a、L1、b之间断路 C . b、L2、c之间断路 D . 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
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象。则R0的值是Ω,电源电压是V。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 .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 .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 .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不动时,下列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 B . 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 C .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 D . 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
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时:

次数

1

2

3

R/Ω

5

10

25

I/A

0.5

0.25

0.1

(1)请在图甲中把余下部分的电路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阻变大)

(2)实验过程中必须控制 不变;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为 A;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 ;

(4)当把电路中5Ω的电阻换成一个10Ω的电阻时,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填“左”或“右”);

(5)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车从同一斜度 及同一高度下滑,在不同材料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图示位置上,则:

图片_x0020_100022

  1. (1) 使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
  2. (2) 小车在不同平面上通过的距离不等,这表明了
  3. (3) 由实验可以得到的推论
小宇同学想测量一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并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经过A、B、C三点的时间。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小宇认为应将木块垫在A位置,如图甲所示:他的同学小丽认为应将木块垫在B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木块放在 位置更合适;
  3. (3) 将木块正确放置后,小宇依次记录了小车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丙所示,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4. (4)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_____。
    A . B . C . D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触电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取决于                   ,经验证明:只有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小扬在 “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连接的实物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你协助完成。


1 )在线框内画出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上 ______

2 )在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灯 两端的电压为 ______ V

3 )小扬同学根据实验电路图完成了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U AB /V

U CD /V

U AD /V

1.4

1.4

2.8

小扬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两个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 ______ 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相等。

4 )实验结束后小扬和小丹互相交流,小丹指出结论 是错误的,你认为造成结论 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

5 )同时,小丹指出小扬的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不足,你认为不足是 ______

6 )小扬在与小丹交流后,优化实验方案再次进行了完善的实验,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扬发现灯 均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 3V ,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灯 发生了 ______

7 )排除故障后,小扬小组的另一位同学在测量了灯 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导线 AE A 端松开,接到 D 接线柱上,测量灯 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会造成 ______

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 及液体的体积 V ,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 如图所示的 m-V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量杯质量为 40g

B 40cm 3 的该液体质量为 40g

C 该液体密度为 1.25g/cm 3

D 该液体密度为 2g/ cm 3

如图所示,小强在30s内用滑轮组将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移动6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它受到的摩擦力为60N,小强所用拉力为25N,则A的重力做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小刚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是主光轴上的三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他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他把烛焰放在________点上是属于幻灯机的原理。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铁块被吸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小铁块吸起的力是铁芯与铁块之间的分子引力

B.用手托住小铁块,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闭合开关,稍后手松开,小铁块一定落下

C.滑动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小铁块可能落下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小铁块可能落下

如图6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装满水的烧杯和一个铁块。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2若将铁块轻轻地放入烧杯中,则铁块放入后( )

    AP1增大,P2一定不变    BPl增大,P2增大

    CPl不变,P2一定不变    DP1不变,P2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