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R1的阻值为2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Ω 3A”的字样,小灯泡L上标有“6V 3W”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①当开关S1、S2、S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求R2消耗的电功率;
②当开关S1、S2都断开,S闭合时,为了确保测量准确,要求电流表示数不大于其量程的 ,求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要求写出关键的实验步骤,并用所测得的物理量(自设符号)写出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9 |
99 |
99 |
在第7min小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小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丁中图(选填“C”或“D”)。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电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了解用电基本常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______ V ;对于人体,一般情况下不高于 ______ 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安全用电原则是不接触 ______ ,不靠近 ______ 。
水结成冰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介绍“冻雨”的材料,并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所谓“冻雨”就是滴雨成冰的雨,即看见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雨,可到了地面却是冰,这种现象在北方的隆冬季节经常看到。
为了解释“冻雨”形成的原因,我们先从冰形成的条件谈起,从同学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可知,水的温度降至0℃后再放热时便会凝固成冰,那么,是否0℃的水再放热就一定会结冰呢?科学家经过实验证实不一定,科学家曾将不含杂质的纯净水冷却到-70℃也不冻结成冰呢!这说明水结冰不仅只需要温度降至0℃和继续放热这两个条件,还必须要有冻结核,纯净水里不含杂质,故没有冻结核,温度降至0℃以下仍不结冰,而我们平常饮用的自来水,乃至任何湖海的水里面都含有杂质,有了这些杂质作为冻结核,水温一到0℃再放热时就结冰了。
温度低于0℃以下还不结冰的水称为“过冷水”,这种过冷水一旦碰上物体,便有了冻结核,会迅速结成冰。
“冻雨”就是云中的过冷水落下后,碰到地面立刻结成冰的现象,当过冷水落在树枝上或电线上会迅速结成条条的冰柱,十分晶莹剔透,是一大美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结成冰的条件除温度达到0℃和继续放热之外,还应该具备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2)“冻雨”是什么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0所示,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他们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上表中的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
(20);当入射角≥(21)时,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②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请猜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22)(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理由是(23)
有两只灯泡,A灯泡“6 V 6 W”、B灯泡“6 V 3 W”,A和B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将A、B并联接在6 V电源两端,求1 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2)将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A灯电阻;
(3)将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50 Ω 2 A)串联接在6 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和A灯功率相等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