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物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电阻R1的阻值为2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Ω 3A”的字样,小灯泡L上标有“6V 3W”的字样,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①当开关S1、S2、S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A,求R2消耗的电功率;

②当开关S1、S2都断开,S闭合时,为了确保测量准确,要求电流表示数不大于其量程的 ,求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 . 物体温度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 C . 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 . 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请根据图示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测量出某一可浮于水面上的木块密度.

要求写出关键的实验步骤,并用所测得的物理量(自设符号)写出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1. (1) 关键的实验步骤:
  2. (2) 木块的密度 =.

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如图甲、乙所示,小星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等实验器材,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实验前,小星观察到杠杆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 (2)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3. (3) 如图乙所示,小星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4. (4) 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填序号)。
    A . 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B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C . 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一只标有“8 V 2 W”的小灯泡,将它接在12 V的电源上,要使此灯泡正常发光,必须给它联一个阻值为的电阻,这个电阻的功率为
小丽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利用如图甲所示的 四段金属丝进行实验.已知四段金属丝的直径都是 ,长度都是 ,其中 为康铜丝、 为碳钢丝、 都是镍铬丝.

  1. (1) 仅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和足够的导线可用来研究金属导本的电阻与导体的__________是否有关.(多项选择题,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 温度 B . 材料 C . 横截面积 D . 长度
  2. (2) 实验中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间接反应接入 间导体电阻的大小,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类似方法的是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 研究磁现象时,用磁感丝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B . 研究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温度计示数变化的多少代替电热 C . 测量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测量多组数据并求出它们的平均值 D .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需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
  3. (3) 小丽还想探究材料的电阻是否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她进行了如下操作:将图乙所示的热敏电阻连接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间,先后将热敏电阻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进行实验.则小丽的实验探究中的自变量是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B . 音乐厅内,观众能够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的演奏乐器 C . 悦耳动听的音乐不可能是噪声 D . 住宅楼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在“探究水沸腾的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两组同学在相同环境中,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 (1) 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美同学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2. (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a、b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说明水上方的气压标准大气压。
  3. (3) 两组同学的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则他们所用的水A的质量B的质量。
  4. (4) 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美每隔1min观察1 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在第7min小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小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丁中图(选填“C”或“D”)。

对于粒子和宇宙,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A . 质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B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 . 宇宙是有边界无层次的天体 D . 光年是时间单位
下面是小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 (1) 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2. (2)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3. (3) 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 (4) 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 A对桌面的压强将 , 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选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A对桌面的压力是由(选填“物体A” “桌面”)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小明用一个电压表,两节干电池、两个开关和若干导线,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用来判断两段材料不同、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两根合金丝电阻的大小,要求实验过程中各元件的位置固定不变.

  1. (1) 实验的主要步骤:
  2. (2) 分析并得出的结论:
在春晚小品《阳台》中,小俩口炖排骨时放盐放多了,使排骨汤变咸了,后面社区主任建议往汤里加清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炖排骨时,汤沸腾后由大火调到小火,可以使汤的沸点降低 B . 排骨变咸,是因为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 炖排骨时,是通过做功使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的 D . 咸汤里加入一些清水后,汤的质量变大,密度不变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

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在运动

电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了解用电基本常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______ V ;对于人体,一般情况下不高于 ______ 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安全用电原则是不接触 ______ ,不靠近 ______

水结成冰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会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请你认真阅读下列介绍“冻雨”的材料,并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所谓“冻雨”就是滴雨成冰的雨,即看见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雨,可到了地面却是冰,这种现象在北方的隆冬季节经常看到。

    为了解释“冻雨”形成的原因,我们先从冰形成的条件谈起,从同学们学过的物理知识可知,水的温度降至0后再放热时便会凝固成冰,那么,是否0的水再放热就一定会结冰呢?科学家经过实验证实不一定,科学家曾将不含杂质的纯净水冷却到-70也不冻结成冰呢!这说明水结冰不仅只需要温度降至0和继续放热这两个条件,还必须要有冻结核,纯净水里不含杂质,故没有冻结核,温度降至0以下仍不结冰,而我们平常饮用的自来水,乃至任何湖海的水里面都含有杂质,有了这些杂质作为冻结核,水温一到0再放热时就结冰了。

    温度低于0以下还不结冰的水称为“过冷水”,这种过冷水一旦碰上物体,便有了冻结核,会迅速结成冰。

    “冻雨”就是云中的过冷水落下后,碰到地面立刻结成冰的现象,当过冷水落在树枝上或电线上会迅速结成条条的冰柱,十分晶莹剔透,是一大美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结成冰的条件除温度达到0和继续放热之外,还应该具备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

(2)“冻雨”是什么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0所示,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他们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分析上表中的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

20;当入射角21时,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请猜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22(选填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理由是23

有两只灯泡,A灯泡“6 V 6 WB灯泡“6 V 3 WAB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AB并联接在6 V电源两端,求1 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2)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A灯电阻;

 (3)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50 Ω 2 A)串联接在6 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和A灯功率相等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