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法治:

初中 社会法治

违法行为就是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014-03-02美欧日向世界贸易组织诉中国稀土案,中方败诉。世贸组织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例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英国·领航】1700年英国煤产量只有260万吨,1795年就超过1000万吨,1854年则达到600万吨;1740年英国的铁产量只有1735吨,1791年则达到125079吨,1861年增长到380万吨。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美国·追赶】19世纪60年代,美国在资本投资方面,有一美元投入到制造业,就有七美元投入到农业方面;全国劳动力有一半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到1900年,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产值由1860年的33%增至58%:60%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

——摘编自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东方·竞渡】面对工业革命大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在19世纪中后期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在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扶持私人工商业;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在中国,一些开明的官员掀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由官方开办辅助于军事工业的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历史与社会》

  1. (1) 结合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煤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
  2. (2) 材料表明19世纪中后期美国在生产领域有什么变化?这一变化与美国内战有何关联?
  3. (3) 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根据材料,你认为当时的中国可以从日本近代化的探索中借鉴哪些经验?
诗词是浓缩的历史。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当年战役大名扬,淮海人民参战忙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闽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④③①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富有争议的人物,他曾十次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其中七次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足见其地位与贡献。然而最终,蒋介石“终与伟大擦肩而过”。

材料一:1931年9月,蒋介石忙于对江西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12日致电张学良谓“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事变之日,蒋正赴江西督师“剿共”。

材料二: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时声称:“最后关头,全体国民最要认清,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1939年1月1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吾人当前最迫切之危险,不是倭寇,而是共产党……在我们后院的扩张……今后对日作战原则上不再发起大规模的会战,而以小规模的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由于蒋介石的包庇,侵华日军司令冈村宁次逃脱了应有的惩罚,感激之余,冈村专门为蒋介石撰写《从敌对战场看中国军队》,建议国军如何利用共军的弱点,采取特别战术予以应对。他们的合作一直持续到60年代。

  1. (1) 材料中“事变之日”对中国人影响?1931年蒋介石的内外政策导致了什么结果?
  2. (2) 文中“最后关头”指哪一事件?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对日本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4. (4) 综合以上四个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论述蒋介石“终与伟大擦肩而过”。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设计理念相呼应。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从图标与会徽中能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③汉字与篆刻的结合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

④篆刻艺术的运用是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表现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 (1) 根据漫画,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互联网的认识。

  2. (2) 漫画中主人公的言行对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有何启示?

最近风靡微信夸夸群。无论是网购遇见无良骗子,实习被上司批评,还是在雨天丢了伞,桩桩令人心情槽糕的“人间惨剧”,经过群友们充满创意的赞美,都能瞬间变得温暖而治愈这种微信群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帮助他人战胜挫折          ②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

③调节求夸者的情绪          ④营造诚信的社会风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几乎在同一时期分别发动了意义重大的变革,这两场变革共同点(   )
A . 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 . 都主张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 C . 都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工业 D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0世纪初的中国面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在发展的道路上泥泞前行,面临诸多困境。下列属于20世纪初期中国局势的是(    )

①随着不平等条约签订,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国家

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重

③列强争夺筑路权,掠夺自然资源

④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一些革命性组织建立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右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问题。

  1. (1)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
    A . 西北 B . 西南 C . 东北 D . 南方
  2.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
    A .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 . 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分享冬奧故事,感悟精彩人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冬奥会冠军老将徐梦桃遭遇数次伤病,曾经做过四次大手术,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参加冬奥、为国争光的梦想。每次伤病中队友看望她时,她脸上总是洋溢着甜甜的“桃氏笑容”,很鼓舞人心。真了不起!

浙江小姐姐俞思源,生日是除夕夜,因为参加冬奥志愿者服务首次没回家过年过生日。虽小有遺憾,但为了这场冰雪盛宴,她和她的团队都毫无怨言!在北京冬奥会上,志愿者们自信从容、真诚热情,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金名片”。

  1. (1) 徐梦桃的故事体现了她的什么品质?
  2. (2) 从“个人与集体”、“社会责任” 两个角度,谈谈志愿者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
病毒无国界。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中国抗击疫情的有利举措和积极成效,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有利行动和果断措施(  )

①生动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②体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③ 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④展现乐中国公利大义的天下情怀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这一要求旨在(    )
A . 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B . 杜绝学生带手机入校的现象 C .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 D . 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我们逐步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下列同学的想法与之相符的是(    )
A . 小明:我学习基础差,再努力也没用      B . 小芳:我只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比      C . 小军:家庭条件好最重要,学习无所谓        D . 小丽: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最棒的自己
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由改良到革命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民族危机的加深 B .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 .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 “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要求
为了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小张绘制了如下年代尺。

根据以上年代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别说出与“新面貌”“新纪元”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谈谈你对“新纪元”的理解。
  2. (2) “新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列举史实,说说中国共产党人开辟这条新道路的过程。
  3. (3) 从开启新时期到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这理论体系的内涵。
伟大民族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张家口圆满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北京赛区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张家口崇礼赛区承办大部分雪上项目。

地点

纬度

地形

二月份平均温度

全年积雪厚度

北京赛区

39°N.

平原.

-4° C-6° C

<24厘米

张家口崇礼赛区

40° N

山地

-11℃-1℃

>150厘米

(数据来自地球知识网)

材料三:北京冬奥会中国为世界呈现了一场体育与科技的盛宴,在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图2)首次采用了新型制冰技术,节能约20%,碳排放趋近于零……

  1. (1) 根据图1,判断北京位于张家口崇礼区的什么方位?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与北京相比,崇礼承办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雪上项目的优势有哪些?
  3. (3) 材料三中的北京冬奥会各场馆建设理念符合哪些基本国策?你认为中国能成功举办冬奥会的原因有哪些?